2024-12-28《呆厮国志》:这哈欠使整个王国昏沉
现在你极目东望,太阳和东方学问,便是从那边,踏上它们的光明旅程,有一位半神君主,将这份骄矜铲除,他曾修筑长墙,隔绝游牧的鞑靼族;老天爷!好一个火堆!焚毁无数世纪,只一道耀目火光,学问便化为空气。
——《第三卷》
呆厮之王贝斯乘上幻想之翼,在亡魂瑟透的指引下,看见呆厮女神帝国的昔日辉煌、现时盛况和未来荣光,以及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奇迹”,贝斯极目东望发现的是中国秦始皇的故事,秦始皇所完成的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修筑长城“隔绝游牧的鞑靼族”,而第二件事就是焚书坑儒,当大火焚烧了无数世纪,它意味着什么?“学问便化为空气”,对于呆厮王国来说,这东方之火是毁灭,更是重生,只有将那些思想付之一炬,才能重新建立新的帝国,才能创造新的奇迹。
东方帝国之火,对于呆厮国来说就是一个启示,而在“呆厮国志”这场荒诞无比的演出中,毁灭和重生就是从一场火开始的,“最后他移开视线,将祭坛供品点燃,山滚滚浓烟,裹住他敬奉女神的祭献。”那时贝斯的“四周躺着许多胚胎,许多死婴,许多未完成的颂诗,许多半截子剧本”;那时贝斯的身边都是受难的兄弟,它们是哥特的藏书,是希腊罗马的焦土,是瑟透、班克斯和布洛姆等亡魂……当一切在贝斯看来人类的艺文都被迷雾罩住,他的内心感受到了一种毁灭感,所以他用这些当做祭品为女神献祭,但是在大火熊熊燃烧起来之后,呆厮女神现身,她用一本《苏里》将火盖住,终于扑灭了大火并将贝斯救出。
古老中国的秦始皇用大火将一切的学问化为了空气,贝斯则用大火烧掉了那些在他看来“罩住人类新田”的坏书,这是一种毁灭的写照,但是当呆厮女神扑灭了大火,不是为了保存那些人类新的著作,而是要让贝斯进入宫廷成为继任者,“女神展示完本领,便念诵神秘咒文,将神圣鸦片,撒上贝斯受膏的头顶。”呆厮女神赋予贝斯新的职责,开启了“呆厮国”的伟大帝业。一场火是毁灭,一场火是解救,一场火让学问化为空气,一场火让艺文重新生长,在这个“呆厮国志”里,亚历山大·蒲柏又如何用他的笔让这场火燃烧?而实际上,蒲柏的创作也和一场火有关:他用15年的时间创作了这部讽刺诗,从形式上按照西方经典史诗为范本,采用严谨的英雄双行体,结构精巧,音韵铿锵,堪称西方讽刺诗的里程碑巨制,他在写给朋友斯威夫特的信中,把这本书看做是自己的“巅峰之作”,但是蒲柏曾经打算焚毁初稿,是斯威夫特将它从火中抢出了稿子,并恳劝他继续写完。
火似乎在蒲柏的创作中构成了双重甚至三重的含义:他让火在讽刺诗中燃烧,东方的秦始皇用大火毁灭了学问,统一了思想;不列颠的贝斯因一场火被扑灭而成为继承人,呆厮国也重新开辟帝业;蒲柏的讽刺诗被最终流传下来,也源于一场被扑灭的火。所以火是毁灭也是重生:呆厮女神通过这场被扑灭的火想要贝斯成为怎样的继承人?蒲柏通过这场被解救的火如何创造讽刺诗的巅峰?而实际上,文本之外的两场火并不是独立发生的,它们交错在一起:正是蒲柏用讽刺诗的形式燃烧起的一把火,是对“呆厮国志”那把荒诞之火的映射:讽刺诗以虚拟的“呆厮女神”为线索,铺叙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社会日趋粗鄙的颓败进程,尖锐抨击文艺市场化、低俗化、政治化的时弊,嬉笑怒骂,酣畅淋漓,直笔写出一部浓墨重彩、活色生香的大不列颠堕落史。可以说,呆厮国中的那把火烧得越旺,蒲柏讽喻的力度也就越大——的确,蒲柏言之为自己的“巅峰之作”并不为过,他用各种双关、变异、重组的方式抨击了艺文的堕落和腐化,展现了呆厮国的荒诞不经。
编号:S36·2241107·2199 |
呆厮国之“呆厮”,英文“dunce”,源自十三世纪苏格兰修士及神学家约翰·当斯,当斯的学说被后世的学者看做是一种愚陋,所以从他的名字衍生出的“dunce”在蒲柏那里就是愚人的代称,再进一步衍生,“Dunciad”就是“呆厮国志”,“Dulness”就是“呆厮女神”——李家镇将“dunce”译为“呆厮”也是音义兼得,信雅达皆悲,而在讽刺诗中,这种语义的双关处处可见,这也是蒲柏写作这部讽刺诗最大的贡献:诗中的“呆厮国”继承人是贝斯,“Bays”意为“桂冠”,蒲柏就是以此映射英王钦定的桂冠诗人科利·希伯,英国贵族第二世白金汉公爵等人写有剧作《排练》,剧中主角是个名叫“贝斯”的蹩脚作家,影射对象也是当时的桂冠诗人,而在1743年之前的各版《呆厮国志》当中,呆厮女神看中的爪牙是提博德,影射的是英国文本考据家及作家刘易斯·西奥博德;第一卷写到呆厮女王“盘踞高墙深院,称王称霸”,这个“高墙深院”就是指伯利恒精神病院,呆厮女神公会就是这座精神病院,它是“穷酸诗文,寄身的巢窟”;贝斯感慨当时自己“娱乐上流社会,既是熊又是提琴”,这里的“熊”和“提琴”既指当时的逗熊表演,提琴一词“fiddle”,兼具“骗局”“笑柄”之义;另外第二卷中的“灵液”隐含排泄物的意思,“办事所”原文为“office”,“house office”也是茅厕的委婉说法,“夜晚缪斯”指的是妓女,“圆房”是“round-house”,是监狱的别称,而“潮涨街”原文为“Fleet”,既可以指潮涨街,也可以指潮涨监狱“Fleet Prison”,潮涨监狱在潮涨沟边,当时主要用于关押债户和破产者,1846年拆毁。
那么,这个呆厮国是如何上演荒诞闹剧的?蒲柏在第一卷中以题解、呼召和题献的方式道出了呆厮女神伟大帝国的缘起、呆厮女神公会的职责、支撑呆厮女神宝座的四大美德,在这里蒲柏就写出了呆厮女神的本质,她是混沌王,它是“永恒暗夜之女”,“呆厮女神,混沌王与永恒黑夜之女,生来就掌握,凌驾一切的古老权利:混沌王衰年得女,生出这美丽白痴,如父王一般壮硕,如母后一般阴郁;她孜孜矻矻,忙忙碌碌,大胆又盲目,在原初的无序里,统治心灵的版图。”在蒲柏看来,当时的英国贵族阶层是呆厮女神的帮凶,“说吧,你们这些任女神差遣的贵人!”在这里他指出了“呆厮二世”和“呆厮一世”,二世当然是被呆厮女神定为新继承人的桂冠诗人希伯,而一世则是尤斯登,他们所指涉的是乔治二世及其父亲乔治一世,蒲柏对这两位君主的作为都颇为不满,“多亏你们关照,呆厮二世无视谴责,无视诅咒,延续了呆厮一世的霸业”,而当希伯成为继承人,呆厮女神便和他构成了母子关系,她所要开启的帝业是什么?“说吧,女神如何使不列颠昏睡不起,如何倾泻她的蛊毒,笼罩海洋陆地。”
如何倾泻蛊毒?如何制造昏聩?“在这里,杂编纷纷出炉,每周都不少,寇尔的纯洁刊物,林托的红字广告;这里孕育了,诵经泰本的哀惋诗句,以及各色期刊、杂览、‘墨丘利’和杂志。以及墓室谎言,将我们的圣墙玷污,以及新年颂诗,外加格拉布街一族。”这就是艺文的现状,“看见悲剧和喜剧,紧紧地抱在一起;看见闹剧和史诗,合成混乱的品系”,在歌功颂德中,真正的沉吟诗人“在痛苦中警醒”,而贝斯又将这一切献祭于女神,“我这份厚颜活力,格外受乡绅青睐;我这份精致冷酷,使贵族戚戚同怀;我这份透顶荒唐,吸引人精和草包;这盘杂烩兼具,霍克莱和怀特味道;公爵和屠户都叫好,送我花冠一顶”,这就是桂冠诗人贝斯的嘴脸,当呆厮女神用火扑灭,然后带他进入宫殿,为他涂上神膏,贝斯就成为了继承者,但是选中贝斯并不是为了贝斯本身,而是为了呆厮国的伟业,女神就是要让贝斯充当她左膀右臂,协助她实现宏伟计划。
蒲柏:“稍后才一股脑收走,我和我的诗行。” |
在贝斯成为新王之后,在第二卷就开始了登基大典,蒲柏仿写了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竞赛,让女神亲自发起,她的在场更是演绎了一出闹剧,“女神此时起意,给孩儿们找点乐子,于是让走卒宣告,盛大的英雄竞技。呆厮族倾巢赶来,如潮水连绵不断,以至于这片国土,霎时间空了一半。”参加大典的有诗人,有书商,还有各个党派的喉舌,女神便设置了各种公开竞技和比赛:首先是长跑,“谁拿下赛跑冠军,便赢得这份奖品”,奖品就是诗人的幽灵,女神用充盈的空气造出诗人的形象,“造出他的形象,只见他饱足丰腴,如山鹑一般肥胖;他头上开的窗户,是无神贼眼一双,他还有羽毛做的脑子,铅做的心脏;他有女神给的虚浮词句,嘹亮歌喉,却没有理性生机,只是个空心人偶!”这就是蒲柏所讽刺的所谓诗人,他们“没有理性生机”,只不过是用虚浮诗句所填充的;女神还宣布谁马屁拍得好久能赢得恩礼,“本特利张大嘴巴,喷吐经典的阿谀,这膨胀的雄辩家,进出一连串比喻。但还是威斯特德,恭维得最是辛劳,盼大人松开手掌,施舍点诗人药膏。”之后女神让大家制造噪音,去俘虏“所有的灵魂”,于是,“于是万千唇舌,汇成一片嚣杂巨响,师法猿猴的众人,争叫嚷各不相让”;女神还安排了跳水游泳比赛,而比赛的沟是烂泥沟渠,“谁搅起最多臭秽,污染的水域最宽,便赢得所有这些,每周发行的报刊;谁跳水表现最出色,这铅锭便归谁;其余选手也有犒赏,各得一配克煤。”除此之外,呆厮女神还让诗评家比赛,“我想借你们头脑一用,拿它们当天平,称一称作家的轻重,看一看我的亨莱,和我的布莱克莫,谁的篇章最能安神,最有催眠效果。”
大典之后,贝斯枕着呆厮女神的枕头,乘上了幻想之翼,开始有亡魂瑟透引领的幻想之旅,这一趟幻想之旅的意义就是回顾女神的奇迹然后开创新的伟业。贝斯入睡,其实就是“剔除理性的头脑”,进入疯人的行列,“聆听喧哗吵嚷的神谕,与众神交谈;眼前浮现虚妄的天堂,政客的伎俩,建在空中的城堡,金光灿灿的梦想,怀春少女的痴心,炼金术士的火焰,以及诗人脑子里,名垂不朽的执念。”从秦始皇修筑长城、焚书坑儒,到罗马帝国斗兽场倒塌、无柱神庙摇摇欲坠,然后再转向不列颠,“再看那岛屿,走着些棕枝客和香客,长髯或秃头,僧装或俗服,或是穿鞋,或是赤脚,破衫或补丁,道袍或粗呢,庄重艺人!有的没衣袖,有的光膀子。”不列颠之岛上充斥着各种宗教和迷信,它们构成了市井娱乐:这里有映射为舞台增色的希伯,他的儿子还纵容妻子与人通奸并获取钱财,这里有酗酒成性的瓦德,即使摆脱了酒精也无法成为作家,“每座酒馆,每间酒廊,都会为你扼腕,每爿酒铺也会,报以更凄惨的长叹。”还有著有《诗人录》并留下了“文法之鞭”的吉尔斯·雅各,“更何况他同时是,法律的走火炮筒。”还有“气焰满城弥漫”的波普、露出凶眼的霍讷克、“一半阴险一半癫狂”的古德……
不列颠的这些所谓文人,在贝斯和瑟透的幻想之旅中,被赋予了重要职责,“你们的天职是诋毁洛克,诋毁培根,诋毁弥尔顿的灵感,和牛顿的天禀”,这又是对理性的某种诋毁,呆厮国需要的是女神的后裔,“再来看女神和她的子裔,所爱何物!何等魔法,能彻底征服未凿的心胸,哪怕自然和艺文,都不曾将它打动。”在这里蒲柏也写到了好友斯威夫特和自己的职责,“斯威夫特啊!注定搞希伯尼亚政治;蒲柏的命运,是十年的评注和翻译。”以反向的讽喻方式更加深了女神帝业的荒诞和卑劣,这个“大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直至学问逃去无踪,直至桦木杖,不再被高贵鲜血染红,直至伊顿学子,在泰晤士终日玩耍,直至西敏公学,一年到头不停放假,直至艾西斯长老薄奴泥,湾里安够了!”但当一切“从象牙门消失不见”,贝斯的幻想之旅也终结了,呆厮女神真正的帝国伟业在现实中上演。
呆厮女神将学问变成囚犯,使缪斯无法开口,蒲柏在这里预言了诗人最后的命运,“我只求你们暂借,依稀可辨的黑暗,好将深远用意,一半显露一半隐瞒。”但是在“复兴的奥义”面前,在“怠惰的强大力量”之中,“稍后才一股脑收走,我和我的诗行。”——蒲柏在《呆厮国志》最终版刊行之后不到一年便与世长辞;女神要将秩序和学问都摧毁,将大地变成呆厮王国,“于是混沌和黑夜的苗裔,趁势降临,来抹除世间秩序,来扑灭世间光明,来打造一个,暗昧腐化的崭新世界,来书写一段,铅铸金装的萨吞岁月。”她找来自己的后裔,低能智障、瞎眼拥趸、骛远庸才,以及呆厮的帮闲或恩主都来为女神事业推波助澜,她给祭司、跟班和侍应赐予头衔和学位,赋予他们特权……于是,呆厮王国里,“学问在缧绁中呻吟”,逻辑被堵上了嘴绑上了身,修辞瘫倒在地被扒光了衣服,诡辩术穿上了修辞的袍子拿起了逻辑的刀,把道德拖来曳去,最后道德引颈受死……
理性和道德死了,学问在呻吟,修辞受辱,这就是呆厮国的伟业,而在这时,呆厮女神打了一个哈欠,这哈欠泽布天下,这哈欠万物圆满,“这庄严悠长的齐声哈欠,四处飘飞,国之理性不知所踪,再也无法找回;这哈欠越传越远,使整个王国昏沉;就连帕利纽卢斯,也倚着船舵打盹;柔靡的瘴气,悄悄弥漫各个委员会;半途搁置的条约,在各个官署沉睡;没有长官的陆军,迷瞪瞪脱离战阵,海军在大洋游荡,打着哈欠等命令。”这哈欠当然是蒲柏所写的“混沌和黑暗”,它让学问之灯次第熄灭,它让真理逃回岩窟,它让哲学“退回她的第二因”,它让自然科学乞求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又向感官求助,宗教遮住了生活,道德已溘然长逝,“这哈欠使整个王国昏沉”,就像一场真正的毁灭之火:
公家私家的一切光焰,都不敢闪亮;凡俗的星火,神圣的清辉,统统沦亡!看哪,混沌!你恐怖的帝国,再铸金瓯!伟大的僭主啊,面对你的毁灭之咒,毁灭之手,光明已死!就让大幕垂降,就让包举宇宙的黑暗,将一切埋葬。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