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3 吴山天风(色图)
其实完全在计划之外,本来这一天应该繁忙地被工作充斥,只是因为某些偶然事件,使我奔突于杭城,也算是久坐之后的暂时一次放松,等河坊街事情办完,便拉着小袋鼠攀爬上吴山,这秋高气爽日子也是难得登高远眺,一览西湖,虽是一角,却也是豁然开朗起来。
吴山,或许曾经登临过,但是久远的时间里,随着吴山广场、河坊街等一系列的改造,吴山变得陌生。从河坊街拐入岔道,弯弯曲曲愈走愈高,在一个转折处豁然开朗,“吴山大观”下,众妇女欢快跳着排舞,南边,便是上城隍阁的路。走上10多个台阶,那城隍阁便出现在眼前。七层复合顶仿古楼阁式建筑不知建于何时,高41.6米的阁楼已经安装了电梯,四楼好像还是一个酒店,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唯有登临在上,俯瞰西湖,才觉得有些价值。城隍阁凌空飞升,“胸前竹石千层起,眼底江湖一望通”,只是今天天气不佳,能望见保俶塔、雷峰塔,却也是迷迷糊糊,笼罩着一层雾霭。远处的钱塘江当然更无行踪。
吴山山势起伏,绵亘数里,伸入杭城市区。在古代,雄浑之江奔腾于南,明媚西湖辉映于北,东边曾是南宋都城的天街御道,朱门绮户,直达凤阁丹墀的皇城。北面则是通往柳浪闻莺的河坊街,商铺店号,鳞次栉比,市列罗绮、户盈珠玑的繁华就堆陈在吴山脚下。登临览胜,左湖右江,前街后市,杭城秀色,奔来眼底。“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徐文长的楹联的确写出了拥有山势的吴山之美。只是我们未作什么打算,走马观花在城隍阁上远眺而已,其实,绵延的吴山还有很多古迹,比如金朝海陵在他的《题软屏》中说:“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紫阳山,比如崔护感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云居山,当然,“吴山七十二庙”也已找寻不到什么踪迹,只剩下周新的城隍庙香火还盛。
古树浓荫华盖,很多人围坐在十二生肖石旁,谈论着什么,从他们身上虽能看到吴山庙会的那些影子,但三三两两,据说明清时,山上山下布满了各色各样的商铺,山径两边一面是庙宇道观,一边为商家店铺,茶坊酒楼杂处其中,酒旗飘香,茶招迎风,所谓“处处寺庙,步步楼台”,而现在,这些古风似乎远去了,留下的倒是被遗忘的寂寞,游人不多,几乎不会作为必经线路,倒是载着韩国客人的几辆大巴穿梭其中。
的确,与游人如织的西湖名胜截然相反,吴山对于那些即使熟悉杭州风光的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外地游客更是容易把目光掠过。杭州是个为声名所累的人间天堂,然而吴山却是悄无声息,超然而恬淡。悠闲漫步,听闻鸟声,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入眼的樟树、银杏、枫香、金钱松、龙柏那些参天古树,新老交融,面貌一新,也恰如苏东坡所云:“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 |
![]() |
![]() |
![]() |
![]() |
![]() |
![]() |
![]()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30]
随机而读
- 2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