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厄勒克特拉,我的爱》:以爱的名义革命

20220823.png

依然是长镜头下的辽阔草原,依然是歌舞中吹起的“闪耀的风”,依然是关于推翻权力统治的“红色赞美诗”,但是1974年的《厄勒克拉特,我的爱》明显去除了《闪耀的风》中革命的理论化色彩,《红色赞美诗》中意象的晦涩性,米克洛什·杨索以更明确地主题阐述了一场势必发生的革命:它是对自由的向往,是对幸福的构筑,是对公平的行动,而这一切归结为一个核心词,便是“爱”——片名将这个主题词显性化,在更明确的指向中,杨索所探讨的是:以爱的名义革命,是怎样一种爱?要革谁的命?

取材于古希腊传说和戏剧,阿伽门农的悲剧里呈现出一种多层结构的死亡: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给与统治下的百姓以自由,这让他的妻子克莱登尼斯特拉极为不安,于是和她的兄弟埃奎斯托斯联合起来将阿伽门农杀死;阿伽门农的三个孩子命运各异,最大的女儿便是厄勒克特拉,她在父亲忌日时手上拿着刀,为的是要给父亲报仇,次女伊菲琴尼亚则选择离开,她“快乐地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国度”,而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斯则逃出国外,也在寻找机会复仇。在只剩下了厄勒克特拉的困境中,强烈的复仇意识让她变成了人们传说中的“疯子”,那么这场复仇会如何展开?厄勒克特拉的复仇计划是不是只是一种家族的恩仇?

无疑,杨索借这个古希腊传说,就是为了突破禁锢在家族中的矛盾。这是发生在15年前的恩怨,阿伽门农给了百姓以自由,这是一个国王的民主之举?这种“民主”被称为愚蠢,因为,“人们在他的统治下受苦”,于是克莱登尼斯特拉和埃奎斯托斯以解放者的名义杀死了这个“暴君”。但是当他们杀死了阿伽门农,意味着他们是杀戮者,更意味着他们在取消了自由之后成了新的统治者,而埃奎斯托斯一直声称自己代表的就是法律,“如果没有法律,世界将不会存在。”法律是规则,是秩序,它可能就是权力本身,所以当埃奎斯托斯成了新的国王,他又变成了暴君。

以厄勒克特拉为主要视角,她所面对的其实是两种法律:一种是15年前父亲阿伽门农建立的法律,它所代表的的是自由,是民主,但一样是统治人的权力;另一种则是15年后埃奎斯托斯代表的法律,它声称代表的是圣明和公正,但也演变为某种暴政。15年前和15年后,不同的法律似乎指向不同的内容,却又有某种同一性。但是身为“疯子”的厄勒克特拉在面对两种法律时,需要做出自己的抉择,一开场近一分钟的自白,便是将厄勒克特拉推向了矛盾的焦点:“我叫厄勒克特拉,现在我将要讲述我的故事。真理代表一切,法律被暴君诅咒,而被这些抵抗暴君的人保佑,被这些暴君想毁灭的人保佑……”这段自述其实凸显了厄勒克特拉复仇计划的用意:她首先确立了真理的合法性,因为它代表的是一切,其次她看到了矛盾的实质,那就是法律被暴君所亵渎,而法律却是被统治者所需要的存在,所以厄勒克特拉的革命计划指向非常明确:要推翻暴君,要让法律重新回来,完成对于真理的构筑。

导演: 米克洛什·扬索
编剧: Gyula Hernádi
主演: Mari Torosik / 乔治·切豪尔米 / 约瑟夫·毛道劳什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匈牙利
语言: 匈牙利语
上映日期: 1974-12-12
片长: 70 分钟
又名: 伊莱克特拉,我的爱 / Beloved Electra / Electra, My Love

埃奎斯托斯自然是暴君,杀死暴君成为她的使命。但是这个复仇计划明显带着家族恩怨,或者说,她最初的愿望就是为父亲阿伽门农复仇,“父亲被杀,我再无法入眠,再无法休息。”她等待俄瑞斯忒斯回来也是为了替父亲复仇,“邪恶的国王将受到惩罚。”但是这个15年前就结下的恩怨,如何突破宫廷内部的矛盾逻辑,而上升为一种真正的革命?等待便成为厄勒克特拉计划最重要的一步,“俄瑞斯忒斯会回来的,我可以等待。”为什么等待?与其说俄瑞斯忒斯是一种希望的存在,毋宁说是厄勒克特拉在埃奎斯托斯的身上看到了他必然灭亡的命运,“我就是正义,不会忘记每一个杀人的人。”因为埃奎斯托斯杀死了父亲,因为埃奎斯托斯是一个暴君,因为埃奎斯托斯亵渎了法律,“我将太阳留在了空中,我看护着人们让他们不再爬行,我生下了每一个天真的婴儿,我就是厄勒克特拉……”

这就是厄勒克特拉的使命,这就是她所代表的的正义,所以她需要从家族恩怨中走出来,面对群众实施真正的革命计划。当传说中已经死去的俄瑞斯忒斯回来,真正的复仇计划开始了,而在俄瑞斯忒斯刚走进来,厄勒克特拉便举起了手中的刀,刺向了他,于是俄瑞斯忒斯倒在了地上,倒在了埃奎斯托斯的面前,倒在了厄勒克特拉面前——厄勒克特拉为什么要首先杀死俄瑞斯忒斯?这其实就是杨索的用意所在,让对暴君的复仇计划变成一种真正的革命:埃奎斯托斯杀死了阿伽门农,因为阿加门农是“愚蠢的人”,“人们在他的统治下受苦”;如果回来的俄瑞斯忒斯直接杀死了埃奎斯托斯,那么这就是单纯的为父报仇;而如果厄勒克特拉在俄瑞斯忒斯杀死埃奎斯托斯之后杀死了自己的兄弟,那么已经发生的对暴君的杀害更可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谋杀——实际上,杀死暴君演变成一种“死循环”,埃奎斯托斯杀死了阿伽门农,俄瑞斯忒斯杀死了埃奎斯托斯,厄勒克特拉杀死了俄瑞斯忒斯,死亡就是一种循环,它无法超越,更无法注解关于革命的真正意义。而厄勒克特拉在俄瑞斯忒斯回来后直接杀死了他,深刻的用意就在于死后完成复活。

《厄勒克特拉,我的爱》电影海报

“我们每天都应该去死,每天都应该有勇气重新开始。”俄瑞斯忒斯的这句话注解了厄勒克特拉杀人行动的意义,一方面,让死亡逃离宿命,让死亡变成一种仪式,就是对暴君式法律的抗拒,“与真实相比,你们更喜欢谎言,更喜欢腐败,你们担心污秽,而不会勇敢地面对死亡,你们在为杀戮者效忠。”厄勒克特拉的这句话并不只是揭露以埃奎斯托斯为代表的说谎者的面目,而是针对民众的恐惧,当他们无法面对死亡,他们只能懦弱地活着,他们只能为杀戮者效忠。而真正的民众应该勇敢,“解放者是不会被杀害的。”这就从群体意义上赋予了他们解放者的角色定位,而他们无疑就是革命的力量——当埃奎斯托斯的丑陋面目被揭开,在巨大的圆球上他就是一个孤立的代表,他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后在人群高喊着“暴君去死”中凝聚起了集体的革命力量。

而另一方面来说,只有死去了才能复活,只有复活才会有更深厚的爱,“我爱你”,这是俄瑞斯忒斯对厄勒克特拉说的话,当掉下马的埃奎斯托斯被俄瑞斯忒斯杀死,俄瑞斯忒斯说:“暴君死了,故事结束了。”走在空旷的原野上,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忒斯共同向前,或交错,或平行,或前后,这是完成了为父复仇的胜利者的姿态,所以这种爱是姐弟之间的亲情表现。但更是革命者身上的情感维系:对自由的向往是爱,对暴君的反抗是爱,不让人们在地上爬行是爱,让天真的婴儿出生是爱,建立真理的法律也需要爱。死去而复活,就是一种旧秩序的灭亡,就是一种旧法律的废弃,就是以爱的名义开始真正的革命——他们最后倒在大地之上,白色的纱巾盖在他们身上,这是历史之死,传说之死,而当现实又让他们复活,便是革命者的真正归来。

“在遥远的东方,曾经居住着一种特别的鸟,它比太阳更巨大,它比彩虹更耀眼,它比珍珠更可爱,因为它生于永恒的梦境中,它的父亲是自由,它的母亲是幸福。无论这种鸟飞到任何地方,乌云都会散去,太阳在空中照耀,彩虹放着光芒,苦难会逝去,被压迫者会站起来,疲倦的人会重新获得力量,穷人会愤怒,人民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他们的力量会增强。到了晚上,它把自己的力量赋予每一个人,神奇的鸟儿死了,她被大火燃烧,从而滋润着人们。而到了黎明,鸟儿就会复活,它会更加美丽,更加神奇,或许现在正是开始的时候……”在九分钟的长镜头里,杨索赋予了革命的真正意义,像火鸟一样,从死到复活,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得力量,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暴君,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太阳的光芒——他们从古老的传说中走出,死亡而复生,走进了现代意义的直升飞机上,在空中宛如那神奇的火鸟,而当他们走下来,复活之后便是滋润更多人的革命开始,“明天将会是新的一天”,不再是宫廷的复仇,不再是家族的恩怨,而是建立自由的革命,是面对群众的革命,在男人的歌声中,在女人的舞蹈里,在孩子们的仪式中,革命拉开了走向现代的帷幕。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31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