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牛仔闯情关》:一颗红心的“东西”问题
比《正义之击》上映时间迟四个月,作为约翰·福特最早的电影之一,这部默片于1970年在法国电影资料馆中“重见天日”,之后得到了修复。和《正义之击》一样,约翰·福特启用了哈里·凯瑞为主角,一样将镜头对准西部世界,也一样以那个叫夏延的牛仔为故事核心,但是,这部电影比《正义之击》更鲜明地凸显了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片名中得到体现。Bucking Broadway,Broadway就是百老汇,百老汇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剧和舞台剧之地,也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它代表着美国文化的精髓,以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Bucking作为一种进行时态,是反抗,是抵制,是逆流——双关的意义既是对以百老汇为主的东部世界的一种讽刺,也展现了马匹“猛烈颠簸”为特征的西部生活,而牛仔的意义就是驯服这些“四蹄跳起”的野性。
而这就是约翰·福特构建的“东西”关系:以纽约、百老汇为代表的东部世界和以牛仔、马匹为代表的西部世界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西部有一群牛仔,他们以巴克·胡佛为领袖,夏延就是其中之一;西部有农场,农场的主人是本·克莱顿,他有一个女儿海伦·克莱顿;西部更有纯粹的爱,夏延爱上了海伦,当然海伦也爱着夏延,夏延雕刻了一颗心,作为爱情的信物,他将这颗心送给了海伦。在这个西部世界里,这一幕爱情正在发生,而它的最终走向的终点便是婚姻:夏延向海伦表白,海伦接受了,夏延又在本面前说起了自己的打算,本问他能给海伦带来什么,夏延回答说:“给她快乐。”——在这个场景中,约翰·福特把镜头对准了夏延的那双牛仔靴,夏延在向本说起自己和海伦结婚的打算时,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穿着靴子的脚在镜头前展现的动作说明夏延此时非常羞涩,一个在马背上征战的牛仔,却原来有如此敏感而细腻的心,这一份羞涩也是约翰·福特对西部爱情的一种注解。
本接受了夏延的想法,如此,这一幕牛仔和农场主女儿之间的爱情没有意外地将走向幸福。但是矛盾在这里出现了,一位来自东部城市的商人桑德开着汽车来到了农场,他来这里挑选马匹,同时他也认识了海伦,在接触中,桑顿竟然在海伦面前说夏延的问题,同时他提出带海伦到大城市去。海伦一开始是拒绝,之后是犹豫,在桑顿的不断引诱中,海伦终于答应了他,去往大城市的计划也最后付诸了实践。但是这个行动的可怕在于:海伦没有告知自己的父亲本,更没有和夏延说起,而是选择了不辞而别,更不可理解的是,海伦是在她和夏延举行订婚仪式的时候消失了,最后大家在等待仪式的时候发现海伦不见了,她留下了一张纸条,和夏延“再见”变成了先斩后奏,更成为了一种悔婚。
导演: 约翰·福特 |
这一结局本身就成为了约翰·福特表达的东西问题:生活在西部世界的夏延有着“独立精神”,有着爱的勇气和行动,更有着像那颗心一样的真诚,独立、勇敢和真诚,以及他对海伦的爱,构筑了约翰·福特最早阐述的西部精神,而之所以这个故事走向了被改变的结局,是因为东部世界的闯入,它以桑顿为典型,这个开着车来到农场的商人,买走了马,也带走了海伦,而海伦之所以不辞而别,就在于东部大城市给她带来的诱惑。而当海伦和桑顿来到大都会纽约,东部的问题更是展露无疑,她根本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孤独中,而桑德带他出入宴会,更是让海伦无所适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海伦开始怀念西部生活。另一方面,夏延无法接受海伦的举动,他还收到了海伦寄回来的那颗心,于是夏延决定去纽约寻找海伦,也正是这次寻找,更明显地凸显了东西矛盾。
夏延从农场出发,和牛仔、本告别时,骑着自己的那匹快马;在邮局,他收到了海伦寄回给他的信物,此时火车驶来,骑着快马的夏延跳上了火车,东西之间的不同通过交通工具的改变得以体现;夏延终于来到了纽约,住进了哥伦比亚酒店,他的手上却拿着马鞍;在入住酒店时,暖气设备发出呲呲的声音,对此一无所知的夏延以为房间里藏着一条响尾蛇……这些乌龙所凸显的就是东西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约翰·福特看来,也是文化、观念和精神的不同所造成的,很明显,约翰·福特镜头下的西部是一片纯净之地,牛仔所具有的独立、勇敢和真诚是获得爱情的重要品格,而东部世界的大都会是嘈杂的,是充满诱惑的,是虚伪的,是奢靡的,所以夏延寻找海伦更像是对于大都市迷失者的拯救。
这种拯救在最后结局的上演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夏延在纽约寻找海伦,他想要选择“导游”,但是那家服务机构对顾客采取欺骗手段,利用美色勾引,然后拿走客人的钱包,但是夏延告诉那个女人自己的故事,还拿出海伦的照片给她看,正是这种对爱的真诚和执著感动了女人,她竟然求经理不要再骗他的钱,而且把已经从夏延口袋里摸走的钱包塞了回去,之后在宴会的现场,女人更是发现了海伦,于是她告诉了夏延,夏延最后召集自己的牛仔兄弟,找到了海伦。这是夏延对充满谎言和诱惑的东部世界的拯救,它让人回归道德回归良心回归善。另一方面,则是对爱的拯救,夏延知道海伦在宴会上,于是打电话给自己的那些兄弟,于是1917年的约翰·福特上演了“最后一分钟营救”,和《正义之击》里那场定居者和农场主的“战争”一样,约翰·福特将大卫·格里菲斯已成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放进了自己电影中,牛仔们得到消息拍马赶到,大闹宴会,将桑顿一伙人狠狠揍了一顿,然后解救除了迷途的海伦——“最后一分钟营救”在这里除了以速度制造紧张气氛之外,还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约翰·福特的电影主旨:那些牛仔骑着快马,闯入的是纽约的街道,牛仔、快马这些具有西部世界特征的元素出现在纽约的大街上,东西的倒错正是体现了“Bucking Broadway”的片名意蕴,这是对大都市生活的逆流,这是对谎言和虚伪的反向,这是对东部百老汇娱乐的背向。
西部牛仔闯入了东部世界,西部精神逆向了东部大都市,最后一分钟是对他人的营救,也是对自己的营救,当然在混乱之后,约翰·福特重新在东西世界的分离中安置了秩序,这就是爱的重新回归,夏延终于再次将那颗心交给了海伦,海伦认识到了夏延对自己的爱,于是两个人走在了一起,快乐而幸福。
《牛仔闯情关》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