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马达加斯加历险记》:并非是一场排练
和《一路顺风》一样,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44年拍摄的战时宣传片,电影开始的字幕比《一路顺风》更明确强调了拍摄的主旨:“在法国抵抗运动期间,发生了一件趣事,我们只是讲述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遥远的太平洋彼端,在法兰西帝国最偏远的一隅,我们依然是一个整体……”
结合成一个整体,就是对战时不抵抗政策的否定,就是对法国抵抗组织行动的赞许,但是“讲述”的叙事方式,却凸显了一种质疑的态度。这个故事以回忆的方式讲述,在剧团里,克拉鲁斯看到了正在化妆的另一个演员,他发现这个演员很像他1940年作律师时在马达加斯加时遇到的警长米歇尔,于是关于自己和这个警长的故事进入到他的回忆中。1940年4月在塔那那利佛的法庭上,他曾和米歇尔对薄公堂,理由是控诉米歇尔身为警长非法从海关获得分成;之后战争爆发,岛内有一派反对投降,认为可以和英国结成联盟抵抗纳粹,而米歇尔认为英国人动机不纯,他们早就觊觎了这个岛,而西印度和加拿大就是他们从法国人手里“偷走”的,他的使命就是听从贝当元帅的指挥;后来马达加斯加的总督下令所有人都不准离开,但是有19名主力部队中的官员逃离了这个岛,而他们正是戴高乐主义者;米歇尔怀疑克拉鲁斯就是抵抗组织成员,克拉鲁斯和抵抗组织决定当晚秘密离开这里,但是因为其中一个叫勒儒的男人要和女友伊冯娜告别,伊冯娜想要留住儒勒,偷偷报了警,于是计划泄露,克拉鲁斯被逮捕;在监狱里,米歇尔软硬兼施,要让克拉鲁斯说出发报机在哪密码是什么……
克拉鲁斯作为戴高乐主义者,和抵抗组织成员一起信守抵抗原则,他在监狱里通过闹钟这一发报机发送重要情报,米歇尔始终无法撬开克拉鲁斯的口,九个月之后,英国军队来到了岛上,和抵抗组织一起展开战斗,岛上的旗帜依然是高高飘扬的法国国旗,而此时的米歇尔藏起了墙上那些照片,取而代之的是英国女王的照片,照片上的一句铭文是:“心怀邪恶者可耻……”在抵抗组织的电台里,克拉鲁斯骂米歇尔是走狗、叛徒、“一只不可理喻的蠢猪”……这就是克拉鲁斯对米歇尔的回忆,也是他讲述的“马达加斯加历险记”,当然,这不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争斗,而是抵抗和不抵抗态度的较量。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
所以这里并没有希区柯克电影中常见的身份问题,而是在战争中选择立场的态度问题,无疑,从非法从海关获得分成到采取不抵抗政策,米歇尔都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尤其在最后英国军队登陆之后,在看到法国国旗依然可以在岛上飘扬,他立马对英国军队来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那句“心怀邪恶者可耻”的铭文也成了对他行为的讽刺。米歇尔的故事被克拉鲁斯讲述,当然最后回到剧院的后台,他认为另一个演员像米歇尔,所以建议在舞台上一起演出这出耻辱戏。从回忆到剧院演出的现实,希区柯克在这里创造性地进行了关于“演戏”的叙事,克拉鲁斯演出的是自己,男演员扮演的是他人,这是属于舞台上的角色定位,而在故事里,米歇尔何尝不是在演戏?而在这个演戏式的人生里,米歇尔其实也展现了他虚伪而又可耻的一面。
这是希区柯克为英国宣传部门拍摄的电影,讲述的是发过抵抗组织的故事,这是一种为我所用的创作,但是这里也有一个态度问题,电影中没有出现英国军队,但是马达加斯加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登陆英国的船舰,也就是说,英国人在马达加斯加“统一战线”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希区柯克“隐秘”的目的所在,英国人不是利用战争获得利益,而是积极开展对纳粹的战斗。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故事中的法国人却变成了希区柯克讽刺的对象,除了克拉鲁斯和那些抵抗组织者之外,还有儿女情长的勒儒,还有走漏消息的伊冯娜,还有采取不抵抗的维希当人,还有像米歇尔一样见风使舵的人。
“这只是一次排练,一切都结束了。”这是在后台克拉鲁斯发出的感慨,但是这并非是一次在舞台上演戏的故事,正因为希区柯克暗讽了法国人而把英国军队当成典范,这部电影据说拍摄完成之后束之高阁长达半个世界——直到1993年,它才于《一路顺风》获得了连映的机会。
《马达加斯加历险记》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