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再见,我的海》:并不需要突围

片尾,两兄弟将弟弟的衣物在雪地上焚烧之后,一起走向大海的方向,然后站在离大海最近的地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大海,海浪也没有形成拍打之势,在张望和被张望之间,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仿佛人与大海融为一体,仿佛生与死再无分别。

26分钟的短片,和昨天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首场观影的《潮汐来临之时》一样,都是讲述了人与海的关系,也都试图在回答留下和离开的问题:当人生活在岛上,当面对大海的包围,是不是需要突围?似乎先天有着一种对环境本身的抗拒意义,《潮汐来临之时》中曼岛最后的27人成为“最后一个人”,“最后”是在坚守中完成生活本身的命名,而《再见,我的海》以更小的家庭为切片,在大海和岛屿之间,在岛屿与陆地之间,也更细腻地绅士生与死的问题——和《潮汐来临之时》北欧人的坚毅不同,《再见,我的海》更传递出一种隐忍。

这是远东的西比利亚地区,朝鲜族一家生活在库页岛上,他们的祖先跋涉迁移至此已经三代,当这里已经成为故乡,和大海的关系呈现出某种多元性。导演谢尔盖·坎说自己的祖先就是从韩国移民到这里的,他在岛上出生,出生之后就对大海有了复杂的认识,“我一直对父亲的成长环境感兴趣,这座偏远的孤岛让我深受震撼。它四周环海,又被高山围绕。”岛和岸的关系是生与死的关系,而大海一方面是“包围我们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在大海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人在大海面前又具有怎样的多元性?谢尔盖·坎通过对一个普通家庭的记录,揭示了人和大海的一种互存关系,而在这里,大海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它具有的不同面向也成为生活本身的面向。

导演: 谢尔盖·坎
类型: 纪录片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2024-10-25
片长: 26分钟
又名: Farewell, My Sea

这一家原本住着父母和三个儿子,后来父亲死了,后来小儿子被大海吞噬了,现在只有母亲和两个儿子,父亲和小儿子代表着一种死亡,而剩下的三个人则是一种“活着”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里,生存的困难依然存在,老大划着小舟在大海上,他说起现在渔业不景气,已经很难捕到鱼类了,而随着二儿子从外地还乡,有些阴暗的屋子里总是会传出母亲的抱怨,而母亲在画面中永远是一个剪影般的村子。在这里他们的生活既体现了和大海的冲突,也表现了内部的矛盾,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留下,有人离开了又回来,有人留下了充满艰难,正如谢尔盖·坎所说,“大海不可预测,可予人奖赏,亦可造成伤害。”家庭生活的现实也一样。

在这样的现实中,所爱之人的死亡在发生,内心涌起的愧疚在蔓延,但是即使承受着几乎是隔离的痛苦,他们也选择了对话:两兄弟和母亲对话,也和死去的父亲对话,每年两次的祭拜仪式,他们都会来到父亲的墓前,然后下跪叩拜,不仅如此,老大说自己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也都会过来和父亲说说话,这是生者和死者的对话,在对话中,仿佛生与死之间的隔阂消弭了;他们也会时长站在大海边,听海的声音,对着大海讲话,这也是一种对话,在和广袤无边的大海对话,他们就是大海的一部分,而大海似乎在他们面前也安静下来。所以对他们来说,活着和死亡都成为现实的一部分,也都成为了大海的一部分,当大海成为了“我的海”,何必一定要在大海和陆地之间做出选择,何必要在留下和离开之间完成定义?

这是并不需要突围的现实,这是并不需要对抗的生活,这就是“共·生”的意义,因为只要活着,在现实中活着,在大海边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命运就是大海。

《再见,我的海》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58]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