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黑暗中的人原来是鸭嘴兽
当当的书香节开启,是“满100减50”的促销,当把推荐的、自找的图书都放入购物车,凑单完成再在手机里支付,却发现还可以对优惠券进行选择,最高的是减60元,于是这一单的9本书,在减半250元的基础上再减了60元,最终支付了190余元,平均下来每本书20元多一点。
但是在下单之后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订单提示《猎鲨记》和《黑暗中的人》需要从别处调货,调货地不详,到货日期未知,似乎只能等待了,而且再次点入这两本书的页面,发现“放入购物车”的按钮已经变成了灰色,上面的文字也变成了“不再销售”——难道我真的成为了这一批货的最后一名消费者?难道“不再销售”的发生真的因我而起?恍然之中忽然感觉到作为一个读者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义论 【美】约翰·罗尔斯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2.00元当当11.40元
功利主义在现代道德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其它理论,如直觉主义,没有提供能与之抗衡的道德观,应当以一种更抽象的社会契约论来替代功利主义,其出发点是: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题,人们在达成其它协议之前,首先要就社会制度的原则达成协议。然而这种缔约不是一种实际的历史行为,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状态中的选择的结果。对这种选择的哲学描述只能是:它是相互冷淡的个人在无知之幕背后的选择,对所选择的原则的直接检验是看按它们安排的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人们的直觉判断;另一个检验是看它们是否适合人们的目的,由此产生了本书的三个部分:理论、制度、目的。这就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一书的主要观点,本书自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康德与鸭嘴兽 【意】翁贝托·埃科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68.00元当当24.30元
当鸭嘴兽初抵欧洲的时候,没有任何词语可以用来命名这种动物,如今,我们用鸭嘴兽来解释那个连康德都不曾解决的认知论问题。《康德与鸭嘴兽》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有关认知、语言哲学、符号学的哲学论著集,1997年出版,也可以视作其七十年代专著《符号学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全书按照主题和内容分为《论存在》《康德、皮尔士和鸭嘴兽》《认知类型和核心内容》《介于词典和百科全书之间的鸭嘴兽》《关于指称即契约的笔记》《像似论和次生像似符》六章,从语义学思考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亚里士多德到海德格尔,纷繁杂陈,无所不包;特别的是,埃科从康德与鸭嘴兽的奇妙组合出发,在哲学思考中加入了轶闻趣事作为例证,比如蒙特祖玛二世“指鹿为马”的故事,大天使加百利的传说,鸭嘴兽命名的寻根溯源,海德与杰基尔故事的新版本……读来颇有趣味。
德意志人 【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5.00元当当16.10元
《德意志人》是本雅明精心编选并作导语的书信集,收集了1783-1883年间27封德国人的书信,书信以时间排序,有的来自法兰克福汇报;有的来自名人书信,比如约翰·海因里希·康德致伊曼努尔·康德的信、萨穆埃尔·科伦布施致伊曼努尔·康德的信;有的就来自普通市民阶层,比如格奥尔格·福斯特尔致他的妻子的信。这些书信集中展示了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迁和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德国市民阶层的巨大思想变化,尤其有意思的是,本雅明特别注意德国市民在法国大革命后词汇使用的变化,他对每封书信尤其是这些变化进行了点评,展现出的是这一历史时期德意志人尤其是市民阶层的风云变迁,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这一重要历史时期进行重新阐释。该书通过微观文本折射宏观历史,是本雅明“拱廊街计划”式碎片化写作的早期实践,为理解19世纪德国社会转型提供了独特入口。
猎鲨记 【英】刘易斯·卡罗尔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42.00元当当15.00元
刘易斯·卡罗尔,英国著名数学家、作家,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小说、童话、诗歌、逻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猎鲨记》讲述了贝尔曼和他的一帮古怪的船员出发去猎捕那神秘而又诡异的生物——蛇鲨。1959年,姆咪系列图书的作者和插画家托芙·扬松亲自操刀为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名作《猎鲨记》,她的绘图总是散发着一种神秘莫测的魅力,在充分表达了卡罗尔小说中的美丽意境和静默高冷之外,也为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起来,就像看到过去150年里最优秀的两位儿童作家在纸上相遇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扬松的姆咪谷系列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成功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效应,其参与编辑的《猎鲨记》瑞典语独特版本被遗忘,以至于在过去五十年里市面上都很难找到。此次英语版本中,由扬松本人亲自做插图,配以卡罗尔原始、完整的文字,《猎鲨记》以*完美的样子与读者见面。
黑暗中的人 【美】保罗·奥斯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39.00元当当14.00元
七十二岁的书评家奥古斯特·布里尔遭遇车祸,在女儿家修养,却常常失眠。为了打发漫漫长夜,更为了遗忘妻子去世和外孙女男友泰特斯横死他乡的悲痛,他躺在床上给自己讲故事。在他想象的世界里,“九·一一”事件没有发生,二〇〇〇年的总统大选造成美国分裂,新的内战爆发了,而士兵布里克被迫执行的任务,就是杀死讲故事的人……布里尔渐渐向外孙女敞开心扉,讲述自己荒唐的婚外恋,也触及泰特斯遇害的真相。两个同命相怜的人在讲述故事中互相医治心灵的创伤,寻找生活的光明,也让读者庆幸在残酷的世界中还存在寻常的快乐。《黑暗中的人》出版于〇〇八年,是保罗·奥斯特继“纽约三部曲”后献给纽约的挽歌:你是否想象过平行世界?欧文·布里克醒来,发现周围的一切都陌生无比;奥古斯特·布里尔与夜为伴,骨折的腿不能动弹,伤痛在啃噬神经……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 【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 商务印书馆 58.00元当当20.70元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之一,该书的出版正是为了矫正对《存在与时间》的表面化理解,借康德之口直指存在论的核心问题,可以视为通往理解《存在与时间》,乃至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最重要的通道。海德格尔在本书中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成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其目的在于将形而上学疑难作为一种基础存在论的疑难问题展现出来。基础存在论就是对有限人的本质作存在论上的分析工作,是人的亲在的形而上学,它与所有的人类学,甚至与哲学的人类学都保持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出于何种意图和以怎样的方式对基础存在论的观念做阐释工作,在什么范围之内以及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之下提出“什么是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以及这一问题如何导向存在问题的重新发问,此乃本书探究和思考的主题。
论神性 【古罗马】西塞罗 著 商务印书馆 42.00元当当15.00元
西塞罗,古罗马共和国末期一位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实际参与了贵族共和派与独裁者的殊死斗争;他又是罗马史上最著名的演说家,其演说词结构严谨,文采斐然,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并且建立了所谓的“西塞罗文体”;他还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曾大力呼吁创建拉丁文化,建立罗马人自己的哲学和神学,是基神督教诞生以前最重要的拉丁理性神学家,为后世留下了一批重要的哲学和神学著作,《论神性》为西塞罗神学方面的代表作。西塞罗以虚构的威莱乌斯、巴尔布斯、科塔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与学园派对神的本质的看法。威莱乌斯从伊壁鸠鲁学派的角度批评了古典时期哲学家的神学和宇宙论观点,巴尔布斯阐述了斯多亚学派的神学观点。科塔则从学园派的角度,批评了两者的论证。至于西塞罗自身的神学观点,由于本书的对话特征,比较难以确定,或可看作是介于斯多亚派和学园派之间。
神正论 【德】莱布尼茨 著 商务印书馆 72.00元当当25.70元
《神正论》是莱布尼茨在世时发表的第一部大部头著作。本书名为谈神,实为谈人和人的自由,作者在“序言”中曾指出:“有两个著名的迷宫,常常使我们的理性误入歧途:其一关涉到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这一迷宫首先出现在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中;其二在于连续性和看来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无限性的思考。第一个问题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第二个问题则只是让哲学家们费心。”如果说莱布尼茨的其他著作主要阐述的是“单子论”或“连续性”与“不可分的点”关系问题,则本著着重阐述的则是“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的“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或“人的自由”问题。莱布尼茨是西方哲学史上提出“神正论”范畴第一人,这一范畴便一直受到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当代宗教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哲学史教程(上、下)【德】文德尔班 著 商务印书馆 144.00元当当51.40元
威廉·文德尔班,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在《哲学史教程》中,文德尔班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并对黑格尔的哲学史做出伟大的改造,确立了十九世纪“科学的”哲学史观念。在编排上,该书打破传统以哲学家为章节的编排方式,转而按哲学问题(如认识论、道德原则)和概念流变(如“物自体”“理性体系”)划分章节,例如启蒙哲学部分分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德国哲学部分将康德体系拆解为认识论、道德律等专题书中全面而精练地描述了欧洲种种哲学观念的演变。通过这种描述 旨在表明: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生作科学的理解和判断所依据的原理原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由于什么样的动机,为人们所领悟并发展起来。本书着重于阐述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发展史,并将这种发展史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