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侧翼的前线》:武器在我们手上
彼得连科扔掉了手中的武器,牧师、农民、农庄主席等平民百姓则拿起了武器,武器不是有形的枪支弹药,而是心中的信念,就是“武器在我们手上”的精神内核。...
深入一步…《没有侧翼的前线》Igor Gostev写影·1975 -
《这儿我不熟》:以冷漠回击世界的冷漠
“这儿我不熟”是雷特立独行的标志,最后的定格成为赫本的一种“姿态”:以悲伤的方式为雷画下令人动容的肖像,这是对一个悲剧人物深刻而感伤的记录。...
深入一步…《这儿我不熟》David Helpern写影·1975 -
《嚎叫之兽》:拙劣的“狼人”传说
人性和兽性根本没有真正的冲突,伊格莱西亚斯构建的东方神秘主义只不过是一种臆想,“狼人”是一个传说,电影更是以虚夸、拙劣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影像化的狼人传说。...
深入一步…《嚎叫之兽》米格尔·伊格莱西亚斯写影·1975 -
《爱在榆树下》:灵与肉之死
爱欲回应着本能的激情,艺术逃离着社会的束缚,向上和向下都是悲剧,“爱在榆树下”是一个梦,一个被火车载着通向自然的梦,也是被代表文明的火车碾碎的梦。...
深入一步…《爱在榆树下》詹路易吉·卡尔代罗内写影·1975 -
《与弗里茨·朗一席谈》:“独”眼看电影
两人在问答之间形成了肯定和否定的微妙关系,弗里茨·朗在作答时几乎没有笑容,在驳斥弗里德金的观点时甚至还带着情绪,狭小空间里的对话就变成了正在发生的访谈式电影...
深入一步…《与弗里茨·朗一席谈》威廉·弗莱德金写影·1975纪录片 -
《驳斥所有对电影景观社会的判断,无论褒贬》:电影不再是电影
所谓放弃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批判,批判那些社会的革命者,那些街头的演讲者,以及那些电影的专家们,他们让“电影不再是电影,理论也不再是理论”。...
深入一步…《驳斥所有对电影景观社会的判断:无论褒贬》居伊·德波写影·1975纪录片 -
《围绕让娜·迪尔曼》:我你他她
“幕后”的故事就如香特尔·阿克曼一年前的电影《我你他她》一样,这是和“她她”有关的对话,更是在“围绕”之中形成了“我你他她”的微妙关系。...
深入一步…《围绕让娜·迪尔曼》萨米·弗雷写影·1975纪录片 -
《马丁·海德格尔:在思想之路上》:影像作为路标
纪录片最鲜活的“在场”就是最后海德格尔在讲完话之后,合上书,然后瞄向了摄影机,海德格尔这个曾被人形容为“狡黠”的目光便成为了最后的言说。...
深入一步…《马丁·海德格尔:在思想之路上》Walter Rüdel纪录片写影·1975 -
《1975年河南省特大洪水》:记录与缺省
纪录片第一部分是客观的分析和记录,是对人的“沉默”,那么第二部分则完全转变了风格,抗灾抢险成为了主要内容,沉默也变成了另一曲颂歌。...
深入一步…《1975年河南省特大洪水》纪录片写影·1975 -
《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山高人为峰
征服世界高峰的确需要集体的力量,在登山过程中不怕牺牲、顽强奋斗、英勇拼搏的精神阐述却需要一个个个体来表达,但是因为把人变成大写的人,个体反而被湮没了。...
深入一步…《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纪录片写影·1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