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7 潜“龙”在渊

迪迪龙的电话是上周打来的,说随着学生的开学,他们的培训也正式启动了。而后去拿了教材,包括图书、音像制品、书包和相关的T恤,算是正式加入了迪迪龙。这些教材和音像制品拿到手后,小五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兴奋感觉,把CD放到了我的车在播放器上。说实话,对于没有任何英语基础的小五来说,那CD的发音朗读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的这一举动只能合理地解释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其实,我们对迪迪龙知之甚少,也对小五学习英语的心里缺乏的细致的了解和认真的研究,总之是在小五只要自己有兴趣就不惜成本让他学,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在另外意义上显得比较盲目。甚至我还在怀疑在这个阶段就让小五从游戏进入学习,是不是过早,因为我一直觉得他对于英语的概念还处在disney神奇英语的游戏阶段,不解其意,却乐在其中。

今天是迪迪龙学习的第一天,我就对他说,从此英语对你来说就是从玩的游戏变成了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转折,从此他就需要一对一地记住没一个单词、发音和意义,能治和所指的匹配就是一个功利学习新纪元的开始。这次课程的学习只有5个,今天一个同学没来,也就是说,这培训完全是小班化的,这也正是培训机构和大众教学的区别。

小五加入迪迪龙,首先是发了一张三个月的课时表,每周六的上午和周一的下午,一共两次课程共三个小时。然后就是每位学员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考虑到和中文名字的关联性,小五最后取名叫Henry。迪迪龙培训的老师都是外籍老师,教小五他们的是来自加拿大的Benjamin,他先是给孩子们讲了迪迪龙的几项学习规定,比如不要打断老师讲话,比如不说中文,比如不打哈欠,诸如此类,多是人性化的设置,然后就是One by one地进入教室,第一堂培训课开始了。

家长们似乎有些不放心,隔着门上的玻璃向里面张望,小五正襟危坐,不旁视,规规矩矩,这倒显得有点拘谨了,或者太像学习了,一点没有那种趣味的感觉了。家长从各个方位观察自己的孩子,从各方面零星搜集的数据来看,第一堂课主要学习了一些基础的交互内容,比如问候别人,自我介绍名字,比如几个字母的发音和相关的音标,再或者是一些自我的表达,小五的声音也显得细微,整个状态就是那种很放不开手脚的感觉,互动不够踊跃。但是有些担心,是不是平常在学校里上课也是如此状态?

一个半小时后,小五出来的表情说明对着第一课还是不感到枯燥,甚至有些兴奋,要马不停蹄坐进车里听那张关于发音的CD。这说明兴趣还在,未来的路上,还需要这样继续保持对他的吸引力。说老实话,并不指望从这里学习而成为英语的佼佼者,只是让小五感受一种氛围,也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不要因为是大人的观点而被迫接受各类学习。从书法到萨克斯,再到这英语,也大约是我们征询小五的意见。

现在扳着指头算算,从周六到周二,都是兴趣班了,具体来说就是周六的迪迪龙,周日下午的书法,周一下午的迪迪龙,周二晚上的萨克斯,也有点吓一跳的感觉,一周四分之三的时间被培训占据了,有时候想想,身不由己是一件挺无奈的事,它来了,悄悄地来了,整个生活却为此而改变。

 
 
 
 
 
 教室的陈设
 
迪迪龙规则
 
 年轻的迪迪龙教员:Benjamin
小五似乎很有把握
透过门上的玻璃观察
 

正襟危坐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6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 2条留言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