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3 重阳登西径山

重阳节,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之后,变成了中国首个法定“老年节”,让子女陪陪老人,更好地实现“重阳敬老”本是道德范畴的事,再用法律的名义,应该弘扬的美德变成了法律的约束,实在有点画蛇添足。

重阳节登高望远,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不失为一种享受。所以和小五一起登西径山,并只是在这个日子做一件应景的事,更重要的是健身运动。手拿矿泉水,一身运动装,然后开启endomondo的记录仪,便向着海拔413米的主峰进发。

西径山是城北的一座小山,属于浙西天目山山系,10多年前开发成旅游景点,大约是在开发理念和景点建设上的不足,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甚至有些废弃的感觉。进山的门票并不便宜,60元一人的价格甚至有些不菲,而从山脚起步,那些标牌标志显然有些破旧了,山上的湖水有些浑浊,更无当初泛舟其上的那份闲情了。上山的游客不多,零零散散的,也感觉到了寂寥。双林湖、碧云湖、琴湖其实都是人工水库,湖面上都飘着落叶,好像许久没人打捞了,那飞泻的泻玉岩瀑布倒还是有些气势,“空山虬舞三千尺,疑是松声带雨声。”据说这一古城杭州著名的观赏瀑布,在清代《临安县志》中即有详细记载。

除了生态环境,西径山上的人文资源也是当初开发时着力挖掘的,据说谢安、李白、苏东坡等都曾来此游历题咏,尤其是谢安,说“东山再起”的故事就是在西径山演绎的。开发景点总是会附庸很多名人的东西,有关谢安的传说也只是从《晋书·谢安传》里而来:“(谢安)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这“临安山”是否是临安之山,又或者就是西径山,其实需要史学家来考证,而在西径山上,除了“谢安垂钓处”这一并无出处的地方外,也无其他可循的史迹。

没有晋时的塔院、亭榭、小桥,连著名的“十八进士共一村”也只剩下一个闭门的十八进士纪念馆。而对于西径山来说,双林寺应该是最有人文意蕴的地方。这座始建于后唐天成年间的寺庙初名宝林寺,北宋治平年间改为双林寺。“双林”之名取意于佛经《涅盘经》中“双林入灭”之说,意为佛祖如来涅盘功成之地,具有非常神圣的佛教纪念意义。这神圣的佛教意义千年后的今天便有些不堪了,主殿已经倾圮,那些寺基、台阶、石墩虽然还保存着,但是明显有些凌乱,只有门前的唐代石狮还气势依然,据说还有三处佛骨塔林遗迹,只是望见倾圮、凌乱的现场,也还是早早离开了。

重阳登高,对小五来说这些历史的积淀也并不能激发他任何兴趣,所以只是登高,只是健身,只是运动,从168级的“云梯”登上,小五就已经汗流浃背了,过了碧云湖,继续上山时,有些劳累了。小道上也零零落落的有些游客,一个老人拄着木杖踽踽独行,还有几个外地游客也在悠闲地行走,一个女人竟脱掉了高跟鞋赤着脚爬山。除此之外,便是安静的,秋高气爽,在这并无多少嘈杂的小道上行走,却是惬意的。从双林寺下山,是一条被景区命名为“西径古道”的石板路,两公里的路都是块石垒砌,路边的小草和路中的石头,还留下此前大水冲刷的痕迹,据说这条路就是当初香客前往双林寺朝圣之路。

小心地行走,大约10分钟便走完了这条通道,到停车场时,有一株正在泛红的枫树,一片火红的枫叶,背景是蓝天,成为这个季节最好的证明和最美的风景。登高结束,健身的所有努力除了汗水,还有endomondo的数字记录:用时一个半小时,消耗热量820千卡,登高海拔203米。

被附会的“谢安”?
瀑布
亭阁
攀岩
168级的“云梯”
从高处眺望
山道
登攀者
汗流浃背的小五
山上的双林寺
大树
池塘里的小草
枯树上的苔藓
小花
毛竹

枫叶红了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21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