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3《在黑暗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20231013-0.png

从集锦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单独抽取出来,成为对达内兄弟截止到目前所拍电影的最后一次观影,这种独立成篇的感觉反而无限接近集锦片的主题:对电影的爱会让人忘记现实,忘记罪恶,甚至忘记自我,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每个人也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电影。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是2007年为庆祝戛纳电影节60周年邀请35位知名导演拍摄的短片集锦,每位导演讲述故事的时间都是三分钟,而且都和电影有关,或者是电影人生,或者是电影寓言,或者是电影情感,所表达的就是电影具有的独特意义。达内兄弟以《在黑暗中》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电影情结。“在黑暗中”本身就是对光影的一种极致考验:在几乎不见光的空间里,若隐若现的是一只手,是另一只手,是一只手和另一只手交替向前、小心翼翼的场景,利用空间中微弱的反射光线,画面中前进的手变成了爬行的人,在经过红色椅子的时候,才略微看清一个人的状态,接着他的手慢慢伸向作为上的钱包,而钱包的旁边是另一条裸露的胳膊,手慢慢伸过去慢慢进入钱包里又慢慢拿出来,在动作的展现中,“在黑暗中”的故事才慢慢具有了叙事性。

导演: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编剧: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类型: 短片
语言: 无对白
片长: 3分钟
上映日期: 2007-05-20(戛纳电影节)

但是,达内兄弟正是利用“在黑暗中”的神秘性制造了电影的悬念,也在将一切推向未知中制造了情节的反转。手的爬行是叙事的局部,无法还原故事,但是当手伸向钱包,叙事的线条才慢慢变得清晰,这是一个偷钱的小偷,他正是利用黑暗的光线才得以下手,但是黑暗空间在没有被改变的情况下,叙事发生了转折,在画面中钱包里的手缩了回来,但是另一只手却伸了过来,然后抓起了小偷的手,当镜头慢慢移向来,局部的手变成了两只手的交错,黑暗中的人也在闪现的光线中露出了脸,原来这是一个正在看电影的观众,她没有转移视线而是摸住小偷的手,并紧紧握住它,最后将它拿到上来,不断地抚摸,不断地获得安慰,与那张泪流满面的脸一样,她完全沉浸在电影中。

达内兄弟设置了悬念,实现了反转,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电影的魅力,观众沉浸在电影之中,她忘记了自己身处在电影之外,她也没有察觉小偷的存在,甚至她想象了一个安慰者的存在。一切都在黑暗中发生,故事像是躲在暗处,只有在三分钟慢慢开启的光亮中,故事才完成了叙事。达内兄弟没有浅显地表达电影的魅力,但是在黑暗的空间里,电影的声音却在进行另一种叙事:传来的是射击的声音,接着是风铃的声音,然后是狗叫的声音……声音组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声音叙事指向电影也为电影的魅力表达提供了可能——达内兄弟的画面中没有出现任何和电影有关的故事,但是电影无处不在,甚至电影取代了现实,这种取代对于观者来说,就是沉浸,而沉浸无疑是对电影之爱最形象的表达。不仅如此,当小偷的手被观众握住,他也没有找机会抽身,而是顺着观众的需求满足了它,小偷或者也进入到了电影的世界中,也慢慢淡化了自己的身份。

也许在电影世界里,没有小偷只有观众,没有偷盗只有沉浸,没有失去只有获得,没有陌生只有共情,没有黑暗只有光影,因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每个人都在电影里学会忘掉自己。

《在黑暗中》剧照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34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