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4 《狗咬狗》:成为狗主人的可行性分析
如何成为收容所里被遗弃狗的主人?是在满足认养条件后用狗链将它牵走?是用自己喜欢的名字给它命名?还是在取得监护人的权利后填补自己的孤独?对于年轻人奥利弗来说,一只狗是他的期盼,是他的目标,是他的精神慰藉,但是当抽签而失去的时候,对于他的考验也就是在和狗之间如何建立一种真正的情感,如何以平等的方式彼此拥有全新的生活。
关在收容所里的狗,其实也是期待一个新主人,这是狗和人之间相契的需求,而让收容所里的狗拥有主人的生活,是必须有一种制度的规范,那个黑人管理员在奥利弗不断造访的时候,就清楚地交代了这些规则,比如必须在原来的主人不要要它并且过了期限之后,才能被认养,因为每一条狗都植有数据芯片,主人有认归权,也就是说,在还没有真正成为流浪狗之前,每一条狗都有一个潜在的主人,一只狗只能有一个主人,这是人和狗之间的唯一关系。这是规则之一,如果可以被认养了,那么一旦出现不同的认养者,每一个认养人都必须公平地抽签,也就是说,不论你是如何喜欢这条狗,在狗和认养者不是一对一关系的时候,需要引入一种竞争机制,而这种竞争机制的作用也是保证人和狗的唯一关系。
| 导演: 夏安·海德 |
![]() |
其实,对狗进行命名,并不指向唯一,那个双脚有毛病的老人也像奥利弗一样,提前进行了命名,提前把自己当成了狗主人,奥利弗在收容所的狗舍里看到了一条可爱的狗,于是把它叫做“Rizzo”,而这条狗还没有进入奥利弗的生活之前,也被那个老人命名,老人叫它“Judish”,当奥利弗告诉他的朋友老人如此称呼这条狗的时候,那些朋友猜测这个名字和老人以前的生活有关,可能是自己曾经伴侣的爱称,可能是一个自己一直怀念的朋友的名字,也就是说,和奥利弗一样,这样的命名只是对于过去的一种缅怀,它面对的是过去,而不是新的生活,新的宠物,这就意味着把狗当成了某一种替代物,而在这种替代思维的所用下,那一条狗当然失去了和主人建立唯一联系的可能。
|
《狗咬狗》电影海报 |
奥利弗称它为Rizzo,老人称它为Judish,两个潜在的主人,一条还没有认养的狗,这种并非唯一的对应关系对于想要成为狗主人的奥利弗和老人来说,一定会进入到一种竞争状态。所以便有了适应规则的抽签行动。当奥利弗听到管理员说抽签的时候,他是有些难受的,因为自己对于这条狗倾注了很多期望,甚至自以为自己就是狗主人了,而抽签意味着推翻了这个想法,所以为了得到这条狗,为了使他成为自己的Rizzo,奥利弗便想出了让自己的朋友一起参与抽签,这样自己获胜的几率就大了很多,但实际上,这种行为是一种作弊,也就是抹杀了竞争的公平性,朋友骂他“太没有节操”,认为这是“猥琐的要求”,在电话中所有人都拒绝了来帮助奥利弗抽签获得那条狗。
作弊当然是不公平的行为,当然是一种非道德的举动,它意味着对于规则的破坏,即使成为狗主人,也像是一种非法所得。但是在第二天奥利弗去收容所抽签的时候,才发现那个老人使用了和他当初想到的方法,叫来了许多的老人,许多的残疾人,来帮助抽签,也就是说,当奥利弗在拒绝之后走上了道德的轨道,而竞争者却利用了这个非道德的规则,自然最后那个老人得到了那条狗,他牵着狗离开收容所的时候,意味着这条曾经可能被叫做Rizzo的狗变成了Judish,也就是说,在非道德的占有中,在最后的命名中,老人成为了它真正的主人,而奥利弗,自然失去了它,自然成为了一个“失败者”。
“别理那些,也别抱希望。”这是管理员曾经对奥利弗提出的忠告,那时奥利弗正在摆弄着那些玩偶狗,这一场竞争的失败对于他来说,意味着这个忠告变成了现实,而那条狗就像这些玩偶狗一样,成为他的一种幻觉。让自己成为狗的主人,需要规则的允许,可以进行命名式的拥有,甚至可以采用非道德的手段占有,但是这些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也就是说在狗和主人之间建立的关系不是稳固的,不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不是影响生活的,甚至可以设想,当那条Judish的狗和老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对它来说,也是另一种孤独的开始,一个因为过去的经历命名一条狗,一个因为孤独而需要一条狗,一个使用非道德手段获得一条狗,狗永远是从属的,永远是替代物,甚至永远没有归宿感。
“请配备狗链,尤其是排泄物,必须由法律监护人立即清理。”这是写在好莱坞附近牌子上的警告,这种警告是对于狗地位的一种潜在描述,被狗链牵着,或者需要监护人清理排泄物,正是许多狗的命运,也是狗主人的义务,而这种狗与主人的关系具有某种脆弱性,为什么那些狗会被主人抛弃而被收养?无非是这样一种狗和主人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以真正要成为狗的主人,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地对待,需要的是一种相互的照应,需要的是一种感情的付出。奥利弗对于狗的关注,似乎是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在他进入那一排排狗舍的时候,为何对于那只眼睛一白一黑的狗有了关注?就是因为在他经过的时候,狗用一种期待对话的目光看着他,于是奥利弗停下来,然后蹲下来,和狗站成同一个高度,最后伸出自己的手,和狗的爪子相互触碰。
甚至,奥利弗在管理员同意之后,走进了狗舍,睡在狗的身边,像是朋友,像是亲人,奥利弗和狗之间已经建立了这样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所以狗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需要对话的朋友,当他隔着铁丝网看见那些狗和狗主人在一起时,是相互嬉戏,相互亲热,相互传递感情,他的目光里是羡慕,他的脸上是微笑,或许就是从这里他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未来的生活——那就是和那只名叫Rizzo的小狗一起愉快地在一起。而非道德的抽签无情地扑灭了他的这个希望,但是奥利弗似乎已经超越了老人和狗之间的那种关系,他对于这样的结果是遗憾的,但绝不是失望,因为获得一条狗是容易的,命名一条狗是容易的,而最重要的是和狗建立真正的感情。
这次他走进狗舍,其实已经是真正的狗主人了,他仅仅需要的是一种交流的感情,需要的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当他经过那一条狗而最终停下来,当他在偶然之中发现了必然,当他再次叫它Rizzo的时候,就是因为那条狗站成一个人的样子,用目光专注地看着他,然后发出了一声叫唤——是狗用人的方式在和他对话,是狗在用人的目光在捕捉他,也是狗在用人的感情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主人,主人需要狗,狗需要主人,这才是他们关系真正唯一的存在。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428]
顾后: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