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危情十日》:为什么要杀死作者?

这是保罗完成《米瑟莉》最后一章的夜晚,这是安妮要一起庆祝“米瑟莉重返人间”的夜晚,但是重生却是死亡:保罗终于点着了那一沓的书稿,在安妮扑过去抢书稿的过程中,他又用打字机狠狠地砸向了她的头;没有死的安妮拿出了枪,一颗子弹射中了坐在轮椅上保罗的肩膀……在两个人的争斗中,最后的书稿化成了灰烬,米瑟莉永生变成了一个谎言,而当最后保罗用那个铁质的雕塑终于打死了安妮,在这个恐怖的夜晚到底是读者之死还是作者之死?

在那场车祸发生之前,作者和读者的分界是明显的。保罗是一名作家,他创作了“米瑟莉”系列,这些书为他带来了荣誉、财富和地位,也使他拥有了很多的书迷。在科罗拉多的银河宾馆,保罗终于完成最后一部小说的写作,当他在最后一页上写上“The End”便是一种终结,香烟、火柴和香槟,被摆放在保罗面前,这是他完成写作的标志:戒烟的他会用火柴点燃香烟,然后喝上一杯香槟,这种仪式其实宣告了正在创作的作者死去,但是这种死只是文本意义上那个名字之死,但是当他的书稿上还留着“无标题”的时候,其实故事还没有结束。

而安妮自然是一个读者,“我是你的头号书迷。”“头号书迷”是她对自己的称呼,只要“米瑟莉”系列的书一上市,她就第一时间购买,她的农庄书房里放着已经出版的8本图书,她还把一头猪命名为“米瑟莉”——不仅仅是对于书的痴迷,她还摆放着保罗放大的个人照,这是一种崇敬?一种痴迷?当生活中到处是“米瑟莉”的影子,甚至延伸到和保罗相关的一切,其实她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读者,而当那次车祸发生之后,安妮将受伤的保罗救回家,其实关于作者和读者的分界开始模糊起来。

保罗是在完成了作品之后离开宾馆下山,他的方向是现实生活,那里有妻子,有女儿,有家。走向现实其实是一种隐喻,他必须结束作者的身份,必须将作品放在终结的位置上,但是“无标题”却又留下了一个口子,当在暴风雪中遭遇翻覆事故的时候,这个口子就通向了另一个方向,安妮将他从车里拖出来,用人工呼吸将他救活,护士出生的他给他服药,照顾他,当两天之后昏迷的保罗醒过来,他的现实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无法回到自己生活的境遇也让他的作者身份发生了改变。

: 罗伯·莱纳
编剧: 威廉姆·高德曼 / 斯蒂芬·金
主演: 詹姆斯·肯恩 / 凯西·贝茨 / 理查德·法恩斯沃斯 / 弗朗西斯·斯特恩哈根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0-11-30
片长: 107 分钟
又名: 苦难 / 米泽丽 / 战栗游戏 / 头号书迷

安妮救了他的命,在某种意义上,保罗的重生应该感谢这个救命恩人,一开始,安妮带给保罗的也是善良的形象,她给他服药,给他刮胡子,做饭给他吃,保罗对她是一种感激。这是一种正常的交往方式,但是当安妮告诉他自己是他的头号书迷,他们的关系就已经从遇难者和拯救者变身为作者和读者。这是第一次转变,“你可以写更多的书。”安妮这样对他说,对于“米瑟莉”的小说,她是充满着期待,所以当她看到了保罗的皮包里是最新的书稿时,央求他让自己先睹为快,当保罗答应她的时候,她说:“谢谢你厚待我。”当看了40页她说:“写的很出色。”看到了75页,她说:“太完美了。”看到第300页,她说:“比完美还好,简直是神圣。”

从出色到完美再到神圣,安妮一直是读者,她面对的是保罗作为一个作者所写的文本,但是当她开始评价的时候,其实这种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了改变,并非是说读者不可以评论,而是她的评论开始驾驭在作者之上,当安妮说里面有些句子是污言秽语的时候,保罗解释说这和米瑟莉的生长环境有关,这时候安妮第一次展现了她可怕的一面,说他的写作不高尚,是故意诋毁,在情绪激动时,安妮手上的汤撒落在保罗的床上。这是一种主观的介入,而这种主观的介入是因为安妮在米瑟莉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说起自己和丈夫离婚,熬过了一段时间,日以继夜地在医院工作,想忘掉生活对她的打击,而当她看到米瑟莉系列的时候,她找到了一种寄托,“她令我忘记烦恼。”以致于会重复地看,在一遍一遍阅读过程中感受力量。

《危情十日》电影海报

心灵的寄托,其实是一种自我的影子,也正是这个过程,使得她不再是一般的书迷,也不再是普通的读者,特别是当她在面对作者保罗时。那天她疯狂地跑到保罗身边,“她不可以死,米瑟莉不能死。”当保罗说按照情节发展,米瑟莉是难产而死的。但是安妮不接受这一切,“我不要精神,我要她,是你杀了她。”在暴力砸破了桌子之后,她对保罗说:“你是个说谎的卑鄙小人。”从书稿的人物安排,到对作者的攻击,完全超越了一个读者的身份定位,但这并不是安妮的终点,她甚至开始僭越而成为故事的作者。

要成为作者,首先是毁灭。她拿来了火柴和汽油,然后将汽油浇在那些凝结着保罗心血的书稿上,把火柴交给他,让他亲手将作品烧毁。双腿骨折的保罗没有办法,他只好点燃火柴,然后看着那一页页的稿纸变成灰烬,当稿纸被烧毁,在灰飞烟灭中他其实已经被取消了作者的身份。而安妮并不止于此,她买来了打字机和稿纸,整理了书桌,然后让保罗写作新的小说,一部和曾经的结局不一样的小说:米瑟莉的回归。“我期待你会有杰作。”安妮虽然还是让保罗写作,但实际上是自我意志控制了他:米瑟莉不能死,她必须回来,必须在自己的爱情里演绎新的故事,对于安妮来说可能是不想在书中读到自我的迷失,她期望在新的书写中重新找到自我,但是当保罗被强加写作,她其实就已经是潜在的作者,正如她在教堂祈祷之后说的:“神说让我为你引路。”

失去了自由活动能力的保罗其实只是一个影子,当他写作了情节安妮如果不满意,她就让他撕掉重新再写,直到达到自己的预期,“我是你真诚的灵感。”一个飞吻中保罗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安,就像他骨折的身体一样,他的写作也是不自由的。所以当安妮成为了潜在的作者,当保罗成为了“影子作者”,一种自我解救开始了。这其实又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安妮进入了书中在米瑟莉的故事中找到寄托,她是在逃避现实;而保罗当初结束写作就是为了回到现实,他在床上挂念女儿的生日——正是这不同的方向,使得控制和逃离成为了这个偏僻农庄的主题。保罗趁着安妮出去镇上的机会用发卡打开了门锁,取来了有安眠作用的药;从厨房拿来了刀子准备急用;趁安妮为米瑟莉的命运高兴而一起喝酒时,把药粉放在了酒里……

但是保罗的逃跑计划总是受阻,他看到了那一架电话机,准备打电话却发现是空的;他在酒里倒了药粉,安妮却不小心碰到了……当保罗受挫,其实在另一个方面却暗示了安妮不是一般的人,她在一个人的农场生活,每次出去总是锁紧房门,而屋子里那只小企鹅玩具的方向都一清二楚,她是警惕的,她是狂躁的,而这种警惕和狂躁才展现了安妮变态的一面:当保罗在那个晚上醒来,才发现自己被绑在床上,他藏着的刀子、发卡都被安妮发现,他两次出去也完全不是秘密,“你会留在这里。”安妮说完将一块木头放在保罗的双腿间,然后用榔头朝着募投的方向狠狠敲在小腿上——两只脚就这样在保罗凄惨的叫喊声中被打断。

打断了腿,就无法行走,而无法行走就可以永远在这里,可以永远写作。这是一种囚禁生活,与其说保罗被囚禁,不如说真正的作者成了囚犯,一切按照安妮的思路写作,她成为了唯一的作者,而在这个令人恐惧的农庄里,安妮并不只是小说的作者,她是保罗受到折磨的作者,他给他打针,让他吃药,完全像奴隶一样对待他,而这种占有甚至变态报复的行为其实源于安妮狂躁抑郁的疾病,源于边缘性人格障碍——保罗曾经看到的那本“我的珍藏”简报里,到处是一些被谋杀的新闻,其中有金融界人士,有婴幼儿,也有安妮被提起诉讼的报道。这些简报构成了安妮变态生活的侧影,这个“魔鬼女士”就这样扮演了邪恶的作者,制造了一起起恐怖事件。而安妮能够生活在农庄,她却又逃离了法律的制裁,在那一张她申辩说自己无罪的报道上,她引用了保罗书中的一句话:“有比人类更高的公义,我由它判决。”

比人类更高的公义在哪里?引用小说,安妮其实在虚构一个现实,在哪里,她就是主宰一切的神,就是控制一切的魔鬼,而这便是她的农庄王国,保罗就是她的写作奴隶。但是在保罗逃离无望,那个前来营救的老警探“老兄”又死在安妮枪口下,似乎一切都无望了。但是当安妮作为潜在的作者,她必然会遭遇文稿走向终结的一天,这才是她无法逃离的现实。当初当保罗按照她的想法写作的时候,她就有过担心:“书快写完了,你无法了解我将要失去她的恐惧。”保罗曾经写到了米瑟莉难产而死,安妮就无法接受这一切,而现在面临的结局还是死,安妮沮丧地拿出了一把枪,“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死。”

以前对于米瑟莉之死是站在纯粹读者的角度,而现在要面临最后的结局,则是作者的角度,一个生活在文本里的人,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其实都是难以逃离那种束缚,或者说,文本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牢笼,在这个病态的世界里,安妮唯有用以极端的方式才能完成最后的写作。所以在最后保罗用完成写作的三样东西开始仪式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消灭潜在的作者,那厚厚的书稿是安妮的作品,他以当初安妮让她烧掉自己的文本的方式报复她:米瑟莉的重生就是安妮之死,而安妮之死就是保罗的重生——正是安妮看着自己的“作品”成为灰烬,她才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也正是因为扑了上去才使得保罗有机可乘。

保罗作为作者,他的书稿被读者所毁灭,安妮作为作者,他的书稿又被保罗毁灭,这便是关于作者之死的隐喻,其实文本从来不属于唯一的作者,当创作完成便脱离了作者,这是作者之死的象征,只有读者在自我阅读中才能诠释文本,如果要让自己驾驭文本而成为作者,那无疑就是在毁灭文本。当18个月后保罗面对出版经纪人玛西的时候说:“我是为自己而写。”即使在饭店里看到的服务员在幻觉上变成了安妮,即使服务员对他说:“我是你的头号书迷。”对于保罗来说,当文本只为自己而写,是作者也是读者,便再也没有人侵入他的世界,将他杀死。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98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