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5《骗子》:上帝终于抛弃了他的孩子
“上帝不会抛弃他的孩子。”但,奥古斯托却被抛弃了。夜晚,躺在山坡下面,受伤的他已经无法起身,当道路上驶来那一辆汽车,车灯照亮了前方的路,却无法发现这个黑暗中的求助者;白天,他挣扎着起身,一步一步艰难地抓住泥石往上爬,当听到有孩子的歌声,他费力地喊出“等等”,微弱的声音依然无法被听见,当孩子和背着柴火的母亲渐渐走远,大路上空无一人,“等等”也便成为奥古斯托最后的声音:他失去了最后一点力量,他完成了最后一次呼吸,当头垂下,在被抛弃的世界里他终于走向了死亡。
他是骗子,他也是骗子口中的骗子,当这一次化作神父的欺骗行为最后在瓦尔加斯的痛打中丧失了最后行动的能力,他却依然没有得到救赎,藏在鞋子里的钱被他们拿走,身体被他们打伤,似乎最后他只剩下的是一个驱壳。奥古斯托的死亡值得同情吗?当他脱下那件行骗的黑袍,当他口口声声对大家说:“我没有拿钱。”他依然活在谎言里,或者说,他依然是一个骗子,甚至变成了灵魂意义上的骗子,“他是瘫痪女儿的父亲,钱已经归还给他们了。”这是一个可以唤醒他们的理由?这是一个让自己重新做人的借口?也许,这骗来的三万五千里拉可以为女儿派翠西亚的求职铺平道路,也许他用这些钱可以起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但是无法改变的骗子身份,依然把他推向了灵魂的深渊:痛打他并抢走那些钱,是对他的惩罚,而车辆的那束光无法照耀到他,孩子无法听见她的求救,他永远在被抛弃的世界里,死亡,或许也是最后的惩罚。
可是,他毕竟对自己的行骗行为有过羞耻感,毕竟在出狱之后有过一丝的反悔,甚至在面对那个瘫痪的女孩苏姗娜时,有过内心的矛盾,但是在没有真正的自我救赎行为面前,他依然是一个可怜的人,他的灵魂依然会被抛弃,他也永远跌落在死亡的深渊里。但这对于奥古斯托来说,毕竟也是一种开始,而他最后陷于一种挣扎,或者还有命运的无情捉弄。他是一个骗子,和毕加索、罗伯特共同组成的团伙,总是屡屡得手:他们假装是牧师,来到村子里,告诉他们战争期间这里有人被杀死,而尸体就藏在地下,所以他们要把尸体移藏在圣园里。但是当那些骷髅从地下被挖出时,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一大箱的珠宝。他们对土地的主人说,珠宝完全归他们,但是为了让死者得到安息,必须为他们做弥撒,而一千里拉可以做五百次弥撒,所以他们只需要一千里拉,让逝者能够安息。
无论是那些骷髅还是珍宝,其实都是他们设计的一个陷阱,而每次拿到的一千里拉才是他们追逐的目标,当他们以牧师的身份拿走穷人筹集到的钱,他们丝毫没有犯罪感,那一身的黑袍仿佛是一种讽刺:他们就是以上帝的名义在行骗。而骗来的钱他们挥霍一空,三个人分成之后,毕加索回到家,告诉妻子伊丽丝说是自己卖东西所得,于是一家人上饭店看电影;而奥古斯托和罗伯特则出入娱乐场所,不仅自己在那些漂亮的女人中嬉戏,而且还出手阔卓清别人喝酒狂欢。假扮牧师行骗,装作政府官员行骗,当他们穿上那些具有身份属性的衣服,他们仿佛就把行骗合理化,在满口的谎言中,在无耻的行为里,他们从来不感到羞耻。
这是灵魂的堕落,但是在这条通往深渊的路上,他们也遇到了救赎之人。在一次贩毒者里纳尔多举行的派对上,三个人都被邀请,而毕加索带上了自己的妻子伊丽丝。在伊丽丝看来,这是正经做生意的丈夫的一次社交活动,但是当她进入其中的时候,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混乱,他们喝酒,他们狂欢,他们和女人暧昧,伊丽丝开始怀疑丈夫,而当罗伯特偷偷拿走黄金打火机的行径被里纳尔多识破,伊丽丝终于发现了丈夫只是一个骗子:不仅骗钱,而且还欺骗了自己的感情。也许,毕加索真的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在伊丽丝的哭泣中,他开始悔悟,“我只在乎你们两个”的表白终于让他开始远离这个圈子,那一次喝多了酒,他们准备去往佛罗伦萨,而毕加索终于第一次拒绝了,“我要回家”的呼喊终于让他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
与毕加索的悔悟不同,罗伯特和奥古斯托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可耻性,他们甚至还嘲笑毕加索被女人牵制了,奥古斯托在毕加索准备洗手不干的时候,问他:“如果你老了,你不害怕吗?”意思是已经做了这么久的骗子,得到钱如此轻而易举,如果不干了,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如何保障?所以他嘲笑毕加索不敢说“一百万”,甚至连想也不敢想。奥古斯托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可耻的,“我在世上走来走去,骗了很多人,大多数人都是傻瓜。”在这样一种人生哲学里,奥古斯托依然我行我素。
但是另一个女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堕落。在路上他行走时,忽然听到有人叫他“爸爸”,回头才发现是自己多年不联系的女儿派翠西亚,面前的女儿已经长高,她漂亮,纯洁,那一声“爸爸”似乎让他找到了久违的亲情。这是奥古斯托回归自我的第一步,他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有让自己牵挂的人,还有叫自己爸爸的人;第二次,他和女儿在一起,完全成为了一个父亲:他和她一起吃饭,问她学习结束了有什么打算,当派翠西亚说自己想去工作,奥古斯托当即答应为她支付保证金,之后他们还一起去看电影,当派翠西亚依偎在他怀里的时候,他第一次有了幸福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却被无情地打碎了,电影院里他被人认出来,几年前就是他卖给他们的假药,差点杀死了那人的弟弟,所以在追寻六个月后终于找到了他,那人报警,当警察抓住他的时候,派翠西亚站在身后,她第一次发现自己心目中的父亲竟然是个“必须进监狱的人”,而真正受到打击的是奥古斯托,他在女儿面前被揭露了真面目,那种无处藏身的感觉想要彻底击垮他,“回家”成为他对女儿最无力的请求。
《骗子》电影海报 |
这也许是奥古斯托灵魂救赎的第二步,但是出狱之后奥古斯托却没有罢手,那时毕加索早已经洗手不干,罗伯托也去了另一个城市,但是奥古斯托却加入了另一个行骗团伙,当他重操旧业,可能更多是为了当初对女儿的承诺,也就是行骗的所有收入只为了那一份保证金,但是当他再次穿上黑袍,再次化身为牧师,再次从穷人手里骗取钱财,行为本身无法消除欺骗的本性。但是对于奥古斯托来说,当他看见那个残疾的女孩时,灵魂的拷问也开始了。
18岁的苏姗娜自幼残疾,但是她保持着微笑,这种乐观的态度是她对于自身命运的抗争,在这个女孩身上,奥古斯托仿佛看见了女儿的影子,所以当苏姗娜希望身为牧师的他为自己祈祷时,奥古斯托内心开始挣扎:苏姗娜的乐观只是一种表象,当她的家庭还是贫困,她依然无法逃离命运,所以他想在牧师身上寻找心灵的慰藉,但是奥古斯托只是穿了那一身道袍,他既无法从物质上也无法从精神上为她提供一点帮助,相反,他还想方设法骗取他们家的钱,这似乎是一种悖论,奥古斯托想要用这些钱为女儿交保证金,希望改变她的命运,但是却建立在欺骗的行为之上——当派翠西亚拿到这些钱,是不是意味着苏姗娜陷入到更深的命运泥沼中?
“上帝决不会抛弃他的孩子。”奥古斯都安慰苏姗娜,“这是你一定要相信上帝,每个人都必须背负他的十字架。”他其实在自我安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而当苏姗娜亲吻他的手,内心的不安甚至背叛的焦虑终于让他甩开了她的手,“我必须走了,你不需要我,你比其他人境况都好。”不仅仅是拒绝,也是对于自我的一种嘲讽,因为自己就是灵魂残疾的那个“其他人”。自我安慰也好,自我嘲讽也罢,对于奥古斯托来说,的确是一次机会,他或许可以在灵魂的拷问中,在滋生的罪恶感中走向另一种人生,但只是一种羞耻感,对于奥古斯托来说,他最大的错误在于忽视了行动,甚至当他口口声声说没有拿钱而是还给了苏姗娜一家时,他甚至比之前的行径更为恶劣,他是一个骗子,灵魂意义上的骗子,所以在没有自我救赎的道路上,在看不见人性光芒的世界里,他的沉沦就是走向一种死亡:背负着他的十字架,最终被上帝抛弃。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