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金毛狮王》:从江湖到庙堂

20250825.png

“金毛狮王”当然不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不过金庸的小说在1961年至1962年连载于《明报》,比电影早了十多年,导演何梦华从小说中汲取灵感而给了电影这样的片名也为未可知,但是除了和小说没有关联之外,电影中戴逍遥诨名“金毛狮王”似乎也只是一个江湖外号而已,主要情节的推进也基本看不出戴逍遥何以被称为“金毛狮王”?“金毛狮王”的巨大威力又在何处?

何梦华导演的这部电影就是在打打杀杀中完成叙事,戴逍遥劫富济贫,惹怒了官府,官府又出钱找了血衣帮除害,于是这个故事就围绕着戴逍遥和血衣帮之间的争斗展开:戴逍遥中了血衣帮帮主王劲草的五毒爪,只有神医吕伯景可以救他,但是吕伯景早就隐居山林,但是当戴逍遥带伤求知,悬壶济世的他还是答应救他,而要彻底救治,就必须去六盘山换魂谷去找七叶青莲,在王劲草率人一路追杀中,吕伯景和女儿终于找到了七叶青莲,并最终治愈了戴逍遥,也杀死了尾恶霸王劲草。这本是一个纯粹属于江湖的故事,但是在打打杀杀之中,何梦华为这个故事建立了一套合理化的逻辑:戴逍遥劫富济贫,是百姓的救星,但是他只是一个侠客,甚至是一个江洋大盗,也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必须在他历经磨难之后选择人生的另一条路,当他病愈之后,他所选择的就是一条正路:投军,投军意味着告别江洋大盗的身份,意味着可以“以身许国”,就再也不会被江湖追杀,更不会被官府捉拿。

导演: 何梦华
编剧: 江扬
主演: 李菁 / 赵雄 / 王侠 / 南宫勋 / 詹森
类型: 剧情 /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5-12-21
片长: 83分钟
又名: The Golden Lion

从江湖大盗变成投军之士,体现的就是戴逍遥“狭义”的一种转变,何梦华把这个江湖故事硬生生纳入了所谓的正统观,实在匪夷所思。而实际上在大部分情节里,电影所体现的就是正义和邪恶之战:坏人当然是王劲草,他手下了官府的银两,便不惜一切代价要把戴逍遥置于死地,但是他的目标只是戴逍遥,这也符合江湖的规矩;除此之外,吕伯景的儿子吕文业也完成了“蜕变”,他本来随父亲隐居山林采药修炼,但是当吕伯景为了大盗戴逍遥治病而背上了坏名声,在表格的唆使下走上了邪路,竟然要谋害父亲和妹妹,甚至告诉了他们神龙刀的破绽,但是最后时刻他幡然醒悟,救下了被围困在火雷阵的父亲和妹妹,自己当然也最后被表哥害死;坏人王劲草和表哥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但是这里的坏人还有那些富人,还有官府,戴逍遥劫富济贫就是因为整个社会走向了邪道,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他最后投军而以身许国,也根本不是一种升华。

与坏人对立的当然是好人,吕伯景早就退出了江湖,悬壶济世的他完全是在人道主义之下为戴逍遥治病,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甚至和女儿吕文芳冒着生命危险,就不单单是治病这一粗浅的目的了,但是在吕伯景那里,对于戴逍遥盗侠的身份似乎还有些疑虑,在他看来真正的出头之日就是抛弃这种江湖打杀的日子,所以当最后戴逍遥弃暗投明,也就满足了他的心愿,但是一个隐退江湖的人,也本不应该对所谓的庙堂生活有所期许,这样一种矛盾也完全在戴逍遥的身份转变中化解了。而实际上,电影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只为追求武打效果而忽略了最简单的推进逻辑,尤其是戴逍遥有许多结拜兄弟,但是在被王劲草追杀的日子里,他们或者现身或者退去,在最需要的时候不见踪影,又没有理由地出现在戴逍遥的身边,这种偶然性也完全变成了剧情需要。所以无论是武打的情节构筑,还是主题的最后呈现,都只是何梦华或者制作团队的随性而作,邵氏兄弟电影最大的问题也即在此。

《金毛狮王》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9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