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小镇二友》:“法律会处理这事的”
小镇上的居民议论说,小孩学比姆以后就会成为废物,警长很坦然地说:“法律会处理这事的。”当学校发现玛丽所保管的管理基金变成了空盒子,警长并不焦急地说:“法律会处理这事的。”当比姆被镇上的居民处以“私刑”而被吊到树上的时候,警长还是不慌不忙地说:“法律会处理这事的。”而最后比姆成为了英雄并获得了玛丽的芳心,两个人准备离开奔向树林的时候,从树洞里钻出来并面对镜头的警长还是那句话:“法律会处理这事的。”
最后的树洞现身,约翰·福特设计的这个场景,就像三年前在《正义之击》中,男人从贴着关于夏延·哈里的悬赏令的树洞中探出身子,看了看悬赏令又对着镜头发笑,充满了一种无厘头的笑感,甚至无限接近一种实验性的“间离效果”。但是在这里,约翰·福特的用意不仅于此,“法律会处理这事的”是小镇警长的口头禅,他遇到所有事情,都会说出这句话,警长的职责无疑是维护地方治安,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他是法律的代言人,也是法律公正的维护者,但是所遇之事时把这句话当成口头禅,约翰·福特的这一设计无疑是一种讽刺,警长用这句话来代替自己的职责,不是维护法律,而是让法律仅仅变成一种言说,是让法律处在缺失的位置,所以在小流浪汉比尔被人从火车上推下来时,他没有站在公正一方,当学校基金里的钱不见时,他没有展开调查,当居民们实施私刑暴力时,他没有阻止,当真正拿走基金的哈维·卡莱尔准备跑路时,他也没有上前逮捕。
“法律会处理这事的”,一个“会”字永远将处理的过程放在了未来,永远让法律的效力处在不作为的位置,这句口头禅在不断强化的讽刺中其实在表达的意思是:法律永远不会处理这事,而这正是约翰·福特对这个处在边境小镇的一种现实书写,对于1920年的电影来说,当法律缺失,真正用来维系秩序,真正带来社会和谐的则是爱,而这正是片名“小镇二友”所表达的主题:小镇二友,英文片名是Just Pals,“Just”所强调的“就是好友”折射的便是法律之外的友情,而这种友情延伸出来的是平等,是帮助,是爱,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无私和牺牲——用“Just”代替警长口中的“会”,就是用爱来代替缺失的法律,就是用人性的温暖来取代空泛的秩序。
导演: 约翰·福特 |
这就是现实一种,而约翰·福特将其演绎成为“西部”的一种属性,在这部电影中,所谓原野、战马、枪支、火并这些西部元素都已不再,它只是讲述一个发生在小镇上的普通故事,甚至在情节上也很难说扣人心弦,但是这依然是约翰·福特的西部叙事。小镇诺瓦斯是一个位于怀俄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边境的小镇,在地理位置上的确属于西部,而在边境生活中,警长的口头禅“法律会处理这事的”反映的就是法律缺失的现实,那么,在这样的西部叙事中,约翰·福特如何找到法律之外支撑起友情、爱情的平等、帮助、爱和人性之光?这个问题在对比姆这个人物的设置上可以找到答案:“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比姆,他是孩子的偶像,他是成年人的眼中钉。”偶像和眼中钉的对立,就是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产生的对立,就是原始的自由和固化的道德形成的对立,而“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比姆”更是将比姆象征化,他就是每一个“西部”世界必然的存在。
小镇缺少真正法律的维护,所以比尔会遭人殴打,所以基金会的钱会被卡莱尔侵吞,所以比姆被被施以私刑,所以老板的儿子会被的自己绑架,所以“法律会处理这事的”成为一句空空的承诺。但是在诺瓦斯,比法律的缺失更普遍的则是道德的沦丧。人们把比姆看成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流浪汉,大人们对小孩的警告就是:“学比姆,以后你会成为废物。”玛丽让比尔去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大一点的孩子们欺负比尔,比尔告诉比姆:“他告诉我你是镇上的流浪汉,甚至不配与猪狗睡在一起,但是我告诉他你配!”所以当比姆帮助克莱尔说自己是“劫犯”劫走了基金会的钱,克莱尔反而诬告他,小镇的居民这时才有了对这个眼中钉出气的机会将他吊在树上准备实施私刑。除此之外,刚来小镇定居的医生瓦伦·斯通和妻子对于钱财痴迷,比姆将为了自己拿了火车上制服的比尔救起,让医生把比尔救活,起先医生尽力在医治,但是医生的妻子看到报纸说有失踪儿童,父亲悬赏1万元,所以要把比尔留下来领赏,他们便假装慈善,医生的妻子更是表现出母爱,要好好照顾比尔,所以让比姆离开;在学校里,比尔似乎喜欢那个小女孩,但是小女孩看到别人穿着破鞋,便不再理他,学校里的孩子更是欺负比尔,骂他是流浪汉,是废物。
《小镇二友》电影海报
医生和妻子的贪婪,学校孩子的歧视,小镇居民的鄙视,以及邮递公司出纳卡莱尔利用玛丽制造的谎言,都是小镇庸俗、狭隘道德观的体现,它和缺失的法律共同组成了西部世界的迷失现实。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象征意义的“比姆”和比尔就成为了“小镇二友”,用自己的爱重建秩序。当比尔被人殴打,比姆上前和别人理论,并收留了无家可归的比尔,两个人成为了朋友;比姆想要找工作,但是要成为铁路工人比姆必须有一套制服,比尔奋不顾身去火车上偷来了制服,却在跳火车时严重受伤,比姆悲痛之极,“你不该为了我付出生命的代价。”对待玛丽也是如此,玛丽因为被卡莱尔所骗将学校基金的前给了卡莱尔,在委员会宣布基金的时候,玛丽因为找不到卡莱尔而投河自尽,得到消息的比姆找到了卡莱尔,他甚至还想帮助卡莱尔,说自己抢劫了那笔钱,卡莱尔非但没有感谢他,还让人抓住了比姆,而比尔这时又挺身而出,帮助比姆坐上了快马逃离了小镇;在听说劫匪想要真正抢劫小镇时,比姆又极力阻止劫匪被打伤,正好遇上老板的儿子被绑架,司机却不小心从车上掉落,比姆驾驶车感到小镇,阻止了这起抢劫案——比姆身为流浪汉,却能自如驾驶那辆汽车,这也许是约翰·福特设计剧情时的一个疏忽。
比姆和比尔,他们是“小镇二友”,他们会彼此牺牲,但是他们的爱并不只是表现为友情这一种形式,这种无私扩展到了诺瓦斯小镇,并对那些道德体系、法律制度产生了拷问,当然,最后的结局依然是大团圆的,因为“小镇二友”所代表的正是一种善,不仅维持着友情,比姆最终获得了玛丽的心赢得了爱情,而这幸福的爱情不正是爱的一种完美体现?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