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堂吉诃德立于“马丘比丘之巅”
七月的阅读量是18,似乎还保持着一种激情状态,但是当开启八月阅读的序幕,一是发现书橱角落里未读的书已经所剩不多,二是大部分未读的书是哲学著作,而且是大部头。忽然有了一种且退的心态,近来的一个感觉是:越来越难以进入到阅读之中,文字不浮于表面,但状态却浮于表面。时间在变,环境在变,想到的一些东西在变,当然进入到内心的东西也在变。也许该调整一下方向了,从阅读开始,而阅读则需要从购书开始。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法】安德烈·纪德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45.00元当当18.00元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这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的合集,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纪德视陀思妥耶夫斯基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伟大的一位”,他对陀氏的解读带有浓重的法国阅读经验,同时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我们的某些先驱者也许注意到了,在巨人般的托尔斯泰后面,又显现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身影,而且越来越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主要的关注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他通过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信和小说文本,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主要特点。
马丘比丘之巅 【智利】巴勃鲁·聂鲁达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69.00元当当32.20元
“但不要因为我请求安静/就认为我行将死去:/恰恰相反:/我要活下去。”《马丘比丘之巅》是聂鲁达最有影响、发表次数最多的诗作之一,全诗共十二章,最早于1946年发表在委内瑞拉《全国文化杂志》上,1950年收入《诗歌总集》(一译《漫歌集》)第二版。马克丘·毕克丘位于安第斯山东南部,在库斯科城西北,离城约 112公里,是古印第安人的城堡,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00米,在萨坎台雪山的山腰上,由 216座建筑物的废墟组成,聂鲁达于1943年10月22日骑马参观了这座古城堡,两年后创作了这首500行的长诗,洋洋洒洒的超现实主义笔法之下,是安第斯山巅曾经繁荣的都城、曾经熙攘然而永远消失的人群、古印加帝国的辉煌和消亡……本诗集选入了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大地上的居所》《第三居所》《漫歌》《元素颂》《第三部颂歌》《怪诞集》《黑岛纪事》等诗集代表作。
黛莱丝的一生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48.00元当当23.00元
“不能轻易落进一个男人的生活:他也一样,有他的家,有他的利害考虑,有他的工作,说不定还有别的相好……”主人公黛莱丝原本聪明且兴趣广泛,在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却毫无共同语言的男人后,从此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中消耗自己,为了挣脱生活的牢笼,压制内心的不安,她决定毒杀丈夫……一个女人婚前、婚后“围城”式的心理过程,觉醒的女性和传统的社会环境之间强烈的冲突,莫里亚克以精准如手术刀般的笔力写透两性关系中的隔绝、猜疑、窥测,和包法利夫人、安娜、涅朵奇卡一起并列于文学史不安于传统的女性形象行列。“黛莱丝,众人都说,像你这样的人是子虚乌有的。但我知道,你确乎存在,我窥探了多年,时常拦住你的去路,揭去你的假面。”1927年,《黛莱丝·黛克茹》小说问世,后续作者持续为她写下续集《黛莱丝在旅馆》《黛莱丝就医记》,1937年忍痛以一篇《黑夜的终止》宣告她的死亡。
历代大师 【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75.00元当当37.50元
艺术评论家雷格尔每隔一天就要到艺术史博物馆,坐在丁托列托的画作《白胡子男人》前,三十多年来从不间断,直到某一天他妻子离世。时隔半年之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幅画像前,并邀请老朋友阿茨巴赫尔第二天去博物馆与他会面。通过阿茨巴赫尔的眼睛,我们得以了解雷格尔:他妻子的死,他关于自杀的想法,他对大师们的评论,以及最后,此次会面的目的。既充满悲观又兴高采烈,既憎恶有加又十分滑稽,《历代大师》是一部有关文化、天才、国家、阶层、艺术价值和人类自命不凡的讽刺性喜剧,托马斯·伯恩哈德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和社会现实,揭示出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诞与悖谬:那些整天把艺术史挂在嘴上的人天天到这里来,用他们那些关于艺术史的胡说八道充塞参观者的耳朵,研究艺术史的人实际上是消灭艺术的人,艺术史家鼓唇弄舌谈论艺术,直至把艺术谈论得寿终正寝,艺术活生生地被艺术史家谈论致死。
堂吉诃德 【西】塞万提斯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99.00元当当47.50元
四百年前,在西班牙的拉·曼却地方,有一位乡绅,他整日沉溺于骑士小说之中,有一天他读得昏了头脑,渴望着成为一名真正的游侠骑士,去闯荡天下,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于是,他决定自称为堂吉诃德,将自己的瘦马命名为洛西南特,将一名村姑想象成意中人杜尔西内亚,并找了一名农夫桑丘做他的侍从。他将风车看作巨人,将羊群看作军队,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四百年来,《堂吉诃德》不仅成为西方经典中的核心,也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堂吉诃德战风车的行为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形象,而“堂吉诃德式”的行为也已成为不顾一切、不切实际的侠义行为的代名词。译者傅东华,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其翻译生涯始于“五四”以前,一生翻译著作三十多种,涵盖多种文学体裁和流派,分属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家,其中半数以上属外国文学名著,如《飘》《堂吉诃德》等。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294]
下一篇:没有了,返回『读·者』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