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决裂》:斗争年代的“二元论”
“我们要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龙国正在电影结尾时喊出的话是对毛泽东《七三〇指示》的最强烈呼应,也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决裂——“决裂”的表达意味着勇气和行动,更象征着时代的斗争主旋律,决裂是和错误路线的决裂,是和资产阶级的决裂,它更意味着一种新探索,所以“决裂”的背后一定有支持什么而和反对什么,这也让整部电影和那个特殊时代的电影作品一样,一切都建立在非此即彼、永远斗争的二元论基础之上。
党中央决定建立共产主义大学,采用的是延安“抗大”式的学校模式,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如何建设共大?如何进行办学?谁有资格上大学?这些问题所激发的矛盾就演变成为了两条路线的斗争,就构筑了“二元论”的理论和实践的对立。放牛娃出生的龙国正曾经在“抗大”被扫盲,也听毛主席讲过课,他被地委任命为共产主义大学松山分校党委书记兼校长,而在前期曹仲和已经开始了学校的筹建,龙国正和曹仲和杂办学理念、办学路线和办学实践中产生了矛盾,“二元论”就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之中。首先是学校的选址,按照曹仲和的观点,学校应该选择城市的郊区,这对于教学来说更为方便,但是龙国正却选择在山上,“离城市远了,离贫下中农近了。”他号召大家去山上建设学校,并且“不要国家一分钱”;其次则是招生问题上面临生源差、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这是曹仲和和教务主任孙子清最担心的问题,但是他们还是严格学生入学的资格,这资格就是文凭,很多报名的学生被拒之门外,老代表认为解放了贫下中农还是无法进入大学,面对“资产阶级把门人”的现状,龙国正主持了一场特殊的入学考试,他让老代表考察学生,同时提出了“手上的硬茧就是资格”的开门办学思路,铁匠铺的江大年、劳动能手李金凤等都获得了入学资格。
学校建好了,学生入学了,之后就面临着如何教学的矛盾,曹仲和坚持按照国外的教育理念进行精英化教学,教学大纲也是根据国外的经验编制而成,但是龙国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共大不是为了培养所谓的尖子,而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在村里老牛得病、浸种烂掉等事件发生后,龙国正提出了“系统性要适应生产的季节性”的办学思想,也就是理论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解决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此曹仲和对他的发问是:“2+2=4是哪个阶级的?XY又有什么阶级性?”龙国正反唇相讥,“学问再多,如果方向不对,等于无用。”他认为,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种树、黑板上种田,而是要把课堂搬到农田里去,于是这一矛盾的最直接反映就是孙子清在课堂上讲授“马尾巴的功能”,却无法为生病的牛治病,当教室里空空荡荡,学生们则在农田里热火朝天。
导演: 李文化 |
实际上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最后变成了对立,这也是走向“决裂”的开始。地委赵副专员支持曹仲和,他让钱秘书安排龙国正去其他大学参观学习,希望扭转他的教育观,但是龙国正在参观中却发现了这种教育存在的更大危害:在农学院,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将老乡的稻穗都拔了,面对粮食的浪费,大学生却认为为了毕业论文把几根稻穗又有什么关系;老母亲带着家乡的特产去看望孩子,但是儿子却拒绝穿母亲缝制的衣服和布鞋,母亲要让他回乡,儿子又拒绝回小山沟……老乡的惋惜和母亲痛心,让龙国正看到了这套教育方法的问题,甚至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奴化”表现,而支持他的地委副书记唐宁则认为,这是修正主义的错误路线,它意味着复杂的斗争即将开始。当李金凤发现了农田里出现虫害,号召师生们灭虫,第二天要进行的考试很多人交了白卷,便成为斗争的导火索,曹仲和下令将这些学生开除学籍,龙国正参观学习之后回到学校,通过党委决定撤销这一决定。
斗争的高潮出现在关于“三自一包”的问题上,按照赵副专员的思路,必须贯彻“三自一包”政策,也就是实行分田到户,李金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李金凤被扣上了“反党”的帽子,“反对赵副专员就是反对专区,就是反党”,甚至被关了禁闭,龙国正在地委钱秘书召开的批判大会上也支持李金凤,“这是倒退的货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批判大会成为了斗争的大会,关于姓资还是姓社、好学生还是坏学生的争论变成了批判,变成了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开除龙国正党籍的决定是错误的,撤销共大的决定也是错误的,李金凤在台上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话“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真正在斗争取得胜利的则是毛主席对于共大的指示,这也意味着和反动思想、错误路线进行了一次最彻底的决裂。
在共大校址选择、入学资格、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李文化将两条路线的斗争以标签化的方式完成了定义,这就形成了那个年代的二元论思想,而且二元论思想完全是一种非此即彼的路线问题,甚至延伸到了曹仲和和曹小妹的父女关系中,曹小妹在批斗大会上当众撕毁父亲安排她进入大学的介绍信,这也是一种决裂。而实际上,电影在二元论的表现上,也采用了结合的文章,比如老代表将黄泥和红泥和在一起,以此来阐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学校公布了开除学生的“白榜”之后,老代表找到龙国正,带来了群众保学生的“红榜”,白和红的结合意味着革命要走群众路线,理论要联系实践,革命要走群众路线,这些都是二元论的结合文章,但是在革命越来越深入的情况下,矛盾和对立使得结合的文章被废弃了,它朝向了斗争的普遍化和决裂的单一化,甚至变成了对政治的简单图解。
《决裂》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