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1 《一九四二》:死不是一道选择题

选择题其实是这样的:下雨天是坐车还是步行去电影院?是看《一九四二》还是《王的盛宴》?是15:05的那场还是等到19:05再开场?选择是因为可以选择,有不同的选项,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可能。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常叙事中的一部分,但是如果面临的不可逃避的死呢?如果一定要“Back to 1942”呢?

回到那个年代,在另一个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的时候,再次回到70年前的那个年代,是不是另外一种选择?而且做出了诸如坐车还是步行,古典还是现代,午后还是雨夜的主动选择,在2012这个被称为“末日之年”的虚构纪年中,所触摸到的是历史的外壳还是传奇的内核?是信仰的诘问还是生存的悖论?“Back to……”的句型看起来不是悲苦,而是回望,不是无奈,而是娱乐,甚至沾满着对于末日的戏谑和对于70年前历史的重构欲望。

是我们选择了历史,并且以我们独有的方式讲述历史,或者这些历史上写着冯小刚、刘震云的名字,“Back to……”就是一次“温故”,背后是“历经18年跌宕起伏”、“9个月精心筹备”、“5个月艰苦拍摄”以及“拍摄横跨7地”、“历时135天”、“耗资2.1亿”等数字组成的电影传奇,充满着可以选择的各种可能。就像电影最开头的那句旁白:“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充满着某种游戏精神。

“吃的问题”夹杂在这些国际大事中,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也不是直白地告诉你,少了铺垫,少了再现。老东家范殿元和刺猬要粮之间的冲突是第一次血腥的暴露,“大爷,饿啊!”是衬托着饥肠辘辘的现实,但也仅仅限于集团之间的械斗,是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一人三升小米,跟龟孙干了!”三生小米的取舍甚至高于生命。虽然,“吃的问题”里有鲜血,有死亡,有混乱,但似乎不至于走投无路到逃荒的那一步。而在大灾之年,随着战争的一步步逼近,范殿元的生活似乎也走向了开始没有选择的一步,一家人赶着马车,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佃户瞎鹿的女儿问瞎鹿:“爹,啥叫逃荒啊?”瞎鹿说:“没有吃的了,出门寻吃的了,就叫逃荒。”而与瞎鹿等灾民走投无路相比,老东家范殿元的命运却并没有到非此即彼的那一步,范殿元说他们不是逃荒,而是避灾。逃荒是被动的承担现实无奈,而避灾则是主动寻求逃避,所以这是范殿元的一道选择题,他的马车上拉着粮食,甚至还有自己大肚子的媳妇和繁衍后代的希望。但是随着和逃荒的人流一步步走向未知,老范已经无法回头了,路越走越远,情况越来越糟糕,主动选择的避灾之行完全变成了逃荒,在日本的飞机、炮弹轰炸中,粮食没了,马车被当兵的没收了,所有可以区别于灾民的身份都被消解了,所以他最初的选择题最后变成了一道必答题:如何活下去。

《一九四二》终极海报

这也正是千万灾民面前的必答题,曾经很多人都会有选择,都以为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可以选择的命运。瞎鹿的妻子花枝逃荒时还主动挑选了一件红色的棉袄,她说,是为了“讨个吉利”。讨吉利的红色是主动选择,更像是一次毫无设防的远行,而随着形势越来越危机,到最后她不得不以命去换粮食的时候,红色的棉袄成了另一种象征,不是“讨个吉利”,而成了卖身的砝码。是的,她还有过许多的选择,比如用两块饼干和拴柱换一次“睡觉”的机会,比如和拴柱结婚换来粮食和两个孩子活下去的希望,不管她有多少种选择,唯一的指向就是活下去,只要活下去,任何选择都没有太多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题,终极意义上还是一道必答题。

同样面临这种转换的还有星星。当初和一家人走上逃荒之路,并不想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她甚至还带着自己心爱的猫“小黑”,像是一次旅行,而在一开始,星星也有过选择,比如她可以不随大家去逃荒,“我要去学校找同学”,而在范殿元看来,这场逃荒“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或者说这真的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逃荒,就是在如此“温情”的劝阻下,星星又重新上了马车走上了逃荒之路。在一路上,星星始终保护着自己的尊严,她曾抵抗过路遇士兵的蛮横要求,她也曾拒绝拴柱的两块饼干的求欢要求,甚至告诉他过了这次逃荒才可以讨论男女之情。而最后,她的猫被宰杀了,嫂子、娘都饿死在路上,饥饿已经使她并无选择,“爹,讨个活命,把我卖了吧!”这是她无奈的选择,卖身对于范家来说,是对门第之尊的鞭挞,对于荣耀身份的耻辱,从来只有买人,而现在连自己的亲闺女也要卖给别人了,这种在这样特殊时期,所有的地位、身份都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在恶狗吃人的悲剧面前,你如何保全自己的尊严,或者说你如何追寻自己的信仰?在不该是选择的时候却偏要选择生死和尊严,拴柱似乎在逆向着走向更大的悲剧。面前有雪白的馒头,身后是赶马车的事,对于他来说,在日本人面前这些都能解决活下去的问题,甚至老马还在一旁不停地对他说,保命要紧保命要紧,但是他却想着留保想着铃铛,想着和花枝的一夜夫妻以及最后的嘱托,想着那寄托唯一“念想”的风车,或者说,这些信仰都在支撑着他,让他有尊严地对抗着日本人,甚至喊出一句“日你娘”的咒骂,没有选择的选择,前面是馒头,后面是刺刀,锋利、冰冷,闪着寒光,然后是一剑穿透身体,鲜血染红了馒头,也染红了身下的这片土地。

拴柱之死是因为在生死面前还保留着念想,还保留着物质和粮食之外的信仰,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老马的生命观,保命是一切,对于他来说,也是扎在刀前面的食物,他也张开了嘴,吃下了食物,而那把刀同样锋利、冰冷,闪着寒光,但终于没有刺穿他的咽喉他的身体,他保命就是为了反衬拴柱的坚毅,反衬他的自我选择,是伟大还是愚蠢?或者这个答案本身没有关于荣誉观、爱国主义的答案,但是我们的确看到了生命的不可选择,以及信仰的盲从。

《一九四二》国际版海报

花枝说:“早死早超生,再托生别托生在这个地方。”在更多人看来,死变成了一种救赎。在逃荒这样的现实面前,信仰或者是老马的“保命观”,或者是拴柱的“念想观”,也或者是这样的死亡救赎,但是真正能解救的到底是谁?或者说能脱离这苦海的到底是那个上帝?“当你有灾难的时候,主都会在你身边。”小安这样布道,这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信仰,但是面对饿殍遍野的现实,小安自己也陷入了无措中,他做了弥撒,但是死去的灾民仍然不肯闭上眼睛;他亲眼看到在日军轰炸中小姑娘的身上被炸穿,汩汩的鲜血流出,他用《圣经》堵住血流,但无济于事……在随风飘散的《圣经》书页中,信仰是不是也在一步步被解构?在荒野的教堂里,小安问主教,“上帝为什么总干不过魔鬼呢?那信他干嘛呀?!”对于上帝的拷问就是在生死存亡时对于信仰的拷问,对于尊严的拷问,甚至是对于能否自我选择的拷问。生是趋向于相信善相信爱,但是死是不是一定是否定善否定爱?当苦难和死亡变成现实,是不是意味着要否定信仰怀疑上帝?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这是天灾还是人祸?3000万灾民,在饥饿中死去的数字是300万,首先一定是天灾的降临。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绝收,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逃荒似乎没有什么意义,特别是放在一九四二这个关键历史节点的时候,所以冯小刚刻意淡化天灾部分,除了漫山遍野的大雪,你甚至没有那种旱灾、蝗灾的感官印象,甚至连一只蚂蚱也没有出现在镜头里。概念性海报上说:“蚂蚱吃了庄稼,变成了人,人造反就变成了蚂蚱。”而这句话在电影中反而弱化了矛盾。对于灾民来说,人祸就变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国与民的对立,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千万灾民的逃荒现实,始终在一种对比中缓缓推进,与国民政府相关的军官、士兵的腐败和草菅人命相比,灾民一直处在理性之中,对于命运他们更多是顺从,甚至是盲从,而几乎没有过反抗。在这天灾人祸的现实面前,灾民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他们在一批一批的死亡面前,甚至没有逾越过法律半步,这里没有杀人和吃人的事情发生,有关人吃人丧尽天良的悲剧也只是“听说”而已,而对于他们来说,最极端的也无非是偷来一头驴,而驴肉反倒成了官兵的美食,而轻易搭上了瞎鹿的命。

对于生命个体来说,活下去的目的远远大于尊严和信仰,但是为什么还是恪守着自己的底线?这种和解是不是也是一种救赎的方式?冈村宁次说:“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首先是人。”人的属性超越了国家主义,甚至爱国主义,这样的逻辑带来的是不是对民族的变节,是不是对国家的背叛?当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尊严时,这种人的生物属性反而更凸显出来,甚至超越了一切,而这种超越不是背叛,是尊重。冯小刚说:“我骨子里头是愿意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解的。”当最后,范殿元与灾民逃荒的路线逆向而行,对他来说,目的很简单,就是死得离自己的家近一点,当以避灾的名义主动选择走上这条路之后,一切都在失去,家人、财产,还有希望,所以往回走离家近一点也是心中最后的念想,在路上遇到一个孤儿,他们同行,没有咒骂国民政府,也没有痛恨日本人,淡然地走着,却活了下来,这是不是就是冯小刚所极力表现的那种“和解”?

向着相反的方向,那才是自己的家,才是和世界和解的家,这种寓意是不是对于大历史来说也是一种反讽?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大历史之间总是会有错位,或者“吃的问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又有什么关系?“一九四二”是仅此一次的历史还是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其实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对于被忽略的小人物来说,“保命”即显得卑微,又是必然的选择,在关乎生命面前,任何的国家安危都只是在另一个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对于“Back to……”行为的一次历史审视,在一连串小人物命运的交代之后,是“一九四九年,蒋介石失去大陆退居台湾”的字幕,这更像是对于历史走向的一次交代,这种“历史必然性”的解读在强化人祸的基调上,其实对于冯小刚电影来说,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695]

思前: 瓦解

顾后: 与药及酒之关系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