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意大利万岁》:条条大路通罗马

20230923.png

不是106分钟的版本,也不是129分钟的版本,84分钟的电影像是一个“简本”,简略地展现了为意大利统一而征战的朱塞佩·加里波第,尤其是突出了他于1860年领导的“千人远征”军事行动,这一行动为意大利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意大利万岁”实际上对加里波第英雄事迹的一次致敬,而罗伯托·罗西里尼也表示,他对这部电影的骄傲胜过了他制作过的任何一部电影。

英雄人物的功绩并非和展现战斗的简短历史成正比,罗西里尼也并非要表现加里波第的一生,影片就是从加里波第的“统一”意识开始。画外音的旁白交代了历史背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皮特蒙特·萨丁尼亚王国国王维克托·艾曼努尔有更大的野心,他和首相加富尔希望把意大利统一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而南方的那不勒斯王国由波旁王朝的弗朗西斯二世统治……”这一背景就是交代了意大利的分裂局面,而西西里岛首都巴勒莫的一场自由革命被镇压更是点燃了加里波第统一意大利的雄心:在修道院里,一大群起义者聚集在地窖里,等待一场引领自由的革命开始,但是在交战中,这些起义者血洒修道院,他们均被处决,于是在这一事件的激励之下,来自热那亚的加里波第召集以前战斗过的士兵,举起了大旗,开始了向西西里的进军——加里波第在演讲中说:“西西里人民正为了意大利,和意大利的敌人进行战斗……”而群众发出的欢呼声是:“加里波第万岁!”当天报纸发出的消息是:“意大利开始走向统一……”

这一切的民心所向,这一切的位高权重,这一切的大势所趋,使得加里波第的统一事业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当时来说,加里波第的红衫军人数只有千人,武器装备也很差,但是加里波第率领千人开始了统一意大利的远征。加里波第挥起大旗就像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在意大利统一的意义上,加里波第领导红衫军远征的目的上,罗西里尼都没有过多的铺垫,画外音构筑的背景就已经言说了一切,这使得电影整体的叙事缺少深读,对历史的交代也变得平面,而远征的过程一样只是点上的交代,甚至整体风格极为朴素,不管是加里波第,还是艾曼努尔,不管是人民群众,还是敌方的军队,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塑造,使得叙事简略、人物扁平,甚至更像是对文本历史记录的一次影像具体化。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编剧: 罗伯托·罗西里尼
主演: 伦佐·里奇 / 保罗·斯托帕 / 弗朗科·英特朗吉 / 乔瓦娜·拉利 / 蒂娜·露易丝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61-02-02
片长: 106分钟 / 129分钟
又名: Garibaldi

从西西里到那不勒斯,千人远征所遇到的困难当然也没有进行太多的描述,加里波第作为战斗的直接指挥者,也没有展示他的雄才大略,更没有在具体战斗中铺陈出战略思想和战术特点。罗西里尼在电影中把加里波第当成一个国家英雄来塑造,他不仅冒着枪林弹雨指挥战斗,更是在战斗中体现着人文关怀。在攻下巴勒莫之后,敌人的很大一批伤员没有来得及撤出留在修道院里养伤,加里波第看望了他们,并告诉他们等伤好了可以自由选择,甚至也欢迎他们与自己的军队作战;在那不勒斯,他也给了那些成为俘虏的军人,让他们回家,或者回到波旁王朝的军队中,也希望他们能加入红衫军,这种对俘虏的做法没有对立性,在他看来,他们是可以团结的力量,当然也永远不是战争的牺牲品。而在加里波第团结人民的过程中,罗西里尼镜头下也处处展现了人民的英雄性:有修士要加入红衫军,他们对 加里波第说:“别小瞧我穿的这身修道士罩袍,它比你穿的盔甲更牢靠;也别小瞧这基督像,你会看到它的光芒比你的剑更可怕……”在准备渡过海峡时,一位名叫法布里艾奥的男孩自告奋勇独自驾驶小船打前哨,上岸后和路易吉的等人密谋渡海之战前的战斗,之后路易吉被人逮捕,而他的女儿罗莎也被敌人杀死,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女孩却在争取自由和独立中成为了“无名女英雄”,正是他们的支持和默默付出,使得加里波第成功登陆。

在罗西里尼的电影叙事中,加里波第身上所体现出的统一意识是他着重所要表达的,他率领部队举起大旗,引用的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经典句子,罗马是意大利的标志,也是一切战斗的归宿点;要统一,就必须摆脱波旁王朝的通知,也必须支持意大利王国,支持有志于推进意大利统一的统治者,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便是加里波第给予希望的首选,最后也是在萨沃伊家族的庇护下实现了持久的统一。但是在远征过程中,加里波第取得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波旁王朝步步退缩,加里波第的军队甚至一枪未发进入了那不勒斯,波旁王朝最后提出了停战,加里波第的唯一要求就是让他们撤出那不勒斯。可以说加里波第的红衫军所向披靡,但是在战斗中,艾曼努尔的战略思想有过动摇,停战也成为他的选择,加里波第还是以“统一意大利为名”渡过了海峡,成功拿下了要塞,但是在包括儿子梅诺地在内的士兵们想要直取罗马时,加里波第还是停下了脚步。

《意大利万岁》电影海报

这可以说是加里波第战斗经历中面临最大的选择,一方面统一意大利是必然的一步,“整个欧洲都会感谢我们……”意大利统一就是吹响了自由和独立的号角,但是另一方面,国王的命令让他陷于思考,在部分将领情绪激动要进攻罗马的时候,加里波第让他们冷静,“我们会去的,但不是现在……”于是他给艾曼努尔的信中,提出交出自己的指挥权,而在与国王会晤之后,艾曼努尔告诉他将会将红衫军编入预备队,实际上也是取消了红衫军的地位,一边目送艾曼努尔离开,一边还在喃喃自语,加里波第似乎对此颇感无奈。但是对于加里波第来说,交出指挥权、红衫军编入预备队,似乎都是小事,重要的是统一意大利这件大事,所以加里波第最后选择和儿子回到老家卡普雷拉岛,在红衫军将士的目送下乘船归去,在这个结尾出现的时候,画外音再次响起:“那些政治力量比他强,时机并没有到,但人民不会忘记他——隐居时他会思考什么呢?”这个问题似乎在加里波第最后告别时说出了答案:“我们会相见的,在罗马。”

这是一种对意大利必将统一的信心,也是对于“条条大路通罗马”目标的最后期望,不管是远征还是交出指挥权,加里波第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暂时退出,隐居故乡,在心目中却永远有一个最后抵达的罗马,“我们会相见的,在罗马”也许也是战后的罗西里尼想要表达的。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5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