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阴影的语言》:它制造了更大的阴影

20230928-0.png

卢西亚诺·贝里亚图阿对《茂瑙和他的电影》的介绍,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茂瑙的早期电影”,而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茂瑙“阴影的语言”形成之源:正是从这个源头出发,茂瑙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王国。

纪录片从1911年茂瑙居住在老朋友汉斯家中的故事开始讲起,讲述者是茂瑙的侄女伊娃,那时的他们在这里一起学习哲学,但是汉斯1915年参军上了战场,最后在前线阵亡,而汉斯的母亲则把这所房子都留给了茂瑙,从此茂瑙的学习范围也从哲学转到了文学,尤其是喜剧,他阅读和研究歌德、莫里哀和莎士比亚的相关戏剧,同时也积极参与戏剧演出。茂瑙后来装修了这所房子,墙上挂起了一些微型人物画,另辟了一间音乐室,留给瓦特·斯皮斯,而茂瑙的经典作品《诺斯费拉图》的配乐就是由斯皮斯完成的。

瓦特的妹妹形容茂瑙是一个“很保守”的人,而其实茂瑙是将这种保守内化在自己的影像世界里,并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阴影的语言”。在早期的作品中,茂瑙在用光、布景上寻找阴影,按照他的话来说:“梦的颜色要么是黑色,要么是白色。”电影就是一个幻梦,就是由黑色和白色组成的阴影世界,在这个阴影世界里,他将文本里的戏剧语言转变为电影语言:在《诺斯费拉图》中,影子成为电影最重要的视觉语言,黑色的布景制造了雨夜的效果,所以这是一部被称为是色情的、玄奥的、神灵的、超自然的电影;同年拍摄的《大地在燃烧》中,茂瑙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了“错视画”手法,布景的装饰、地板和窗户上的水晶都是绘制上去的,摄影师弗里茨拍摄了逆光,制造了“以假乱真”的效果;《魅影》的构图汲取了绘画上的灵感,具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而旋转的楼梯拍摄时,第一次使用了以后被称为“流畅的拍摄”的技术,阴影不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建立了秩序——采用畸形和扭曲的模型制造了紧张感……

导演: 卢西亚诺·贝里亚图阿
主演: F·W·茂瑙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2007年
片长: 53 分钟
又名: The Language of Shadows

当然,茂瑙电影拍摄并不是全部利用室内的用光制造阴影,他也从室内走向室外,比如已经失传的电影《驱逐》,是1923年在希莱雅西山的大雪天拍摄的,而茂瑙电影拍摄史上不多的喜剧作品《公爵的钱财》,也是在户外拍摄,而且茂瑙自称喜欢在外景地拍摄,其实那些宫殿的布景全都是临时搭建的,为了拍摄电影,他还带领剧组人员出海……“阴影的语言”是属于茂瑙的一套独特语言,是营造诡异和恐怖气息的语言,也是之后成为德国表现主义最常用的语言,但是卢西亚诺·贝里亚图阿的这部纪录片显然只是在浅层次上介绍这种电影语言,对于阴影对探寻人物内心、丰富电影情节、气氛营造上并没有深挖,纪录片的被访者也不多,而且几乎是和茂瑙有关的边缘人物,对于茂瑙电影的创作只能简略了解。

但是纪录片却讲述了和茂瑙相关的几个故事。茂瑙将汉斯的房间单辟出一间给瓦特·斯皮斯,但是两个人的友谊或许是因为性格使然,最后分道扬镳,斯皮斯离开柏林后去了印度、巴厘岛、爪哇岛,他离开了茂瑙和茂瑙的电影,茂瑙也从此和整个斯皮斯家族决裂;《公爵的钱财》的剧本由特娅·冯·哈堡创作,但是特娅·冯·哈堡后来也离开了茂瑙,她最后投入了弗朗茨·朗的怀抱,成为了他的妻子,而在德国乌拉时期,茂瑙和弗里茨·朗是主要对手,茂瑙失去了得力助手,弗里茨·朗则赢得了爱情,特娅·冯·哈堡之后给弗里茨·朗创作剧本——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在二战到来之前就走向了结束,弗朗茨·朗的电影《马布斯博士的遗嘱》在1932年被纳粹禁止上映,他也遭到了警告和威胁,而特娅·冯·哈堡则加入了纳粹,为纳粹创作了很多剧本,1933年两人离婚,弗朗茨离开德国流亡到了法国,之后他去了美国好莱坞,而在乌拉时期就是主要竞争对手的茂瑙早在1926年《浮士德》在德国首映之后,就离开德国去了美国好莱坞,《浮士德》是茂瑙在德国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来到美国之后,加入了富福克斯公司的茂瑙在强大资金和设备支持下拍摄了《日出》,《日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它获得了第一届奥斯卡电影最佳艺术、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摄影等3项大奖,成为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也是美国观众认定茂瑙的代表作。

从德国到美国,茂瑙和弗朗茨选择了相同的路线,这对昔日的对手,在电影世界里或许都是孤独的“阴影”式存在,弗里兹·朗和茂瑙是20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德国导演,他们共同创造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辉煌。

《阴影的语言》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4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