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疯狂轮滑》:体育精神与杀人游戏

20250428.png

故事设定在2005年,对于电影上映的1975年来说,2005年就是30年后的未来,无疑诺曼·杰威森是站在“现在”完成了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科幻作品,而从2025年回望20年前属于过去的2005年,这部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诸多设定又可以被印证是奇幻的想象还是可能变成现实。

这的确是一个关于“未来即过去”的好玩的时间游戏:电影中那些书籍都被归档为电子形式,储存在信息控制中心里,这就像2005年已经实现的现实,而且那台可以查询资料、完成人机对话的“零记”记忆池装置也像极了现在的电子设备;电影中的电视机不再是台式的设备,而是镶嵌在墙上,而且是大屏幕、平板的类型,这也是在2005年实现的电视革新,可以遥控播放和关闭,甚至还可以按下记忆清除键;当然,诺曼·杰威森预言未来的一个现象就是国家消失,企业成为社会的唯一形态,被称之为“公司形态的社会”,通过董事层决定政策和计划,然后进行实施,这在2005年也成为了部分的现实——国家当然没有在2005消失,但是杰威森的这个寓言作为反乌托邦的一个表达,所思考的则是在公司形态的社会中,如何获得利益成为成成功的唯一标准,而这也预示着一切所谓的人情、人性都利益化了。

这正是杰威森对于未来的切入点,“公司形态的社会有不可避免的命运,那就是要把世界变成物欲形态,所有人类可接触的都要变成可得到的。”能源公司的老板巴这样对乔纳森说,这句话就体现了社会的本质: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物欲的社会,就是一个所有都需要变成可得到的社会。在这样的原则下,“疯狂轮滑”就成为了体现这种物欲本质的体育比赛:疯狂轮滑就是一种名为“轮滑球”的竞技运动,它结合了冰球、马球和橄榄球的特点,当轮滑球从赛道被发射出来,双方队员争抢它,在克服种种阻力之后将轮滑球投进进球初就可以得分。这个比赛的最大特点是对抗性,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对抗性,不管你使用何种方式,只要能起到防守对手和自己进攻的目的,就是胜利。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体现物欲状态的比赛唯一的目的是求胜,当双方队员在封闭的场地里激烈对抗,他们就像是关在罗马竞技场里的猛兽,一方面给观众带来惊险、刺激的感受,另一方面也上演着暴力和野蛮。

导演: 诺曼·杰威森
编剧: 威廉·哈里森
主演: 詹姆斯·肯恩 / 约翰·豪斯曼 / 莫德·亚当斯
类型: 动作 / 科幻 / 惊悚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5-06-25
片长: 125 分钟
又名: 滚球大战 / 极速风暴

“轮滑球”比赛就是杰威森对未来世界的一种设定,但是在这个设定中,他的预言性和科幻性反而在想象力中变成了摇摆不定的矛盾设置,一方面他以“反乌托邦”的方式强调一种体育精神,另一方面则把这种体育精神变成了残酷的杀人游戏。电影主要围绕的一个核心事件就是“退休”,在一场休斯顿战胜了马德里队的比赛之后,巴找到了休斯顿队的绝对主力明星乔纳森,提出了让他“退休”的决定,在乔纳森不解的时候,巴就对他说起了那句话,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公司追逐其他利益就是为了一种可得到的东西,而打球只不过是一种“可接触到的东西”,让乔纳森退出就是让他去得到对公司更有力的东西,而乔纳森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我已经接触到我的人生了。”可得到的东西和可接触的东西呈现为一种对立,公司需要可得到的一切,乔纳森坚持可接触的东西,它是人生,是理想,是爱情——妻子宝拉被公司安排而让他失去了爱情,这就是曾经发生的事,它是公司可得到的战略决策的一次实践,所以乔纳森在失去了妻子之后再不想失去自己的轮滑人生。

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乔纳森拒绝退出,而且依然作为主力参加了休斯顿最重要的两场比赛:在对东京队的比赛中,休斯顿队比分落后,而且乔纳森的好友布鲁驾驶摩托车中被对手撩翻,摩托车起火爆炸;蒙派更是在对手的夹击中受伤,最终成为了植物人,就在休斯顿队处于比分落后的不利的局面下,乔纳森不负使命,最终反败为胜;而在第二场比赛之前,宝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但是宝拉已经和“他”结婚,还生下了孩子,爱情彻底消失了,宝拉还劝乔纳森放弃比赛,按照巴的安排退休,“这只是一场比赛,就算我不在,也只是一场比赛。”甚至宝拉认为最后一场比赛对于乔纳森来说凶多吉少,“你会死的。”但是乔纳森认为宝拉已经不再是自己曾经深爱的女人,她只不过是公司安排劝他退休的工具,乔纳森删除了所有关于宝拉的影像之后,踏上了最后决赛的舞台,在对阵纽约队的比赛中,双方上演了最暴力的过程,鲜血、喊叫、挣扎、爆炸和死亡不断出现,乔纳森成为休斯顿最后一名队员,在破坏了对手的进攻和对他个人的侵害后,他终于凭借一己之力将球投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球投入的一刹那,是寂静,但是在取得最后胜利之后,这种寂静变成了球迷慢慢响起的欢呼,“乔纳森!乔纳森!”这是他们对英雄的呼唤,在这个最后的结尾处,杰威森也通过对英雄的呼唤表达了一种坚持、勇敢、前进的体育精神,它书写了一种奋斗不止的人生篇章。也正是这个对体育精神的褒扬,体现了杰威森的一种矛盾,乔纳森把参加比赛追求荣誉看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任何行政的、利益的诱惑都无法将自己改变,即使处在生命危在旦夕的赛场上,他也没有动摇。但是发扬这种体育精神的预设是什么?那只不过是一个杀人游戏,或者说,乔纳森想要证明自己“可接触的人生”的一切只不过是公司形态社会的规则的一部分,或者说从属于“可得到的”世界,那么,他付出的意义是什么,他要证明的又是什么?而且在比赛中成为英雄的乔纳森同时也是一个被设置好了的杀人者,那么多球员在“无犯规规则”的比赛中被撞伤、在挣扎、死去,完全不是所谓公平的体育精神的体现,它是残暴的,是野蛮的,是没有人性的。

“这已经不再是一场比赛。”这就是“疯狂轮滑”的本质,比赛解构了比赛本身,体育精神当然也消解了精神性意义,或者就像杰威森在电影中设置的另一个寓言一样,图书馆里找不到13世纪的资料,13世纪丢失了,而13世纪是不是就是理性和人性未被唤醒之前的中世界?是不是人变成了被教化、驯化的宗教工具的时代?当13世纪丢失,人类能够找到文明?这只不过是一个反乌托邦的乌托邦,“文明的历史就是争夺财产”,疯狂轮滑还将继续上演,13世纪还会失而复得——在2005年的未来,也在2005年的过去。

《疯狂轮滑》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7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