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雷雨之前》:踏遍青山云雾开
影片最后的“红气球”放飞显得极为突兀,当救治伤员的直升机顺利抵达,当伤员手术成功完成,这是斗争的胜利,气象站人员终于露出了笑脸,放飞红气球无疑传达着在艰巨任务面前进行艰苦斗争取得胜利的心情,但是它的象征意义超过了现实可能性,无疑就变成了一种对政治的简单图解,而和红气球一样有些突兀的是,和张利华坚持实践论和群众路线不同的金霞,由于只注重书本上的气象知识,误报天气差点造成了损失,她最后在利华面前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竟然说要“肃清资产积极的错误路线”,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除却最后一下子“升华”带来的突兀,电影总体上还是贴近现实,和同时代大多数电影突出两条路线的矛盾、突出阶级斗争的主题不同,在这部电影中几乎见不到在政治意义上的敌人,他们所进行的斗争就是与天斗、与地斗。在1971年5月4日的天气预报中,由于向外预报的“晴”最后变成了雷雨,造成了生产和生活上的损失,所以气象站的利华立志要找到卧牛岭雷雨的特殊规律,她从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入手,通过对卧牛岭实地的调查和听取以大伯为代表的群众意见,很好贯彻了“实践出真知”和“群众是英雄”两大法宝,掌握了卧牛岭雷雨的成因和暴雨特点,在一年后的5月4日,完成了救治伤员的紧急任务,取得了在与天斗和与地斗中的胜利。
天气预报失误造成损失,这是与天斗的前提,而要在与天斗中掌握主动,就要首先进行与地斗,利华在大伯的带领下,爬上了陡峭的卧牛岭,查看了“落雷区”,分析了“西来雷雨不翻山”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时细致记下了日出不同的红色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生活中又发现了水蒸气对太阳颜色的影响……正是她一次次实地调查、一次次细心观察、一次次细致记录,结合群众的经验,在一年的调查实践中获得了卧牛岭的第一手雷雨资料。“踏遍青山云雾开”,这是与天斗和与地斗的充分表现,利华无疑在斗争中占据了主动,这种实践思想和群众路线,具有跨越时代的普适性,甚至也是人类不断获得新知识、不断战胜自然的必要条件。
导演: 李文虎 |
电影通过一年后面对直升飞机救治伤员这一紧急任务,以利华为代表的实践派和以金霞为代表的理论派进行对比,在金霞看来,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报天赛神仙”,她学习的是书本上的所谓知识,她对群众经验总结出来的气象谚语提出意见,甚至她迷信省气象台播报的权威气象信息,所以在这天她预报的天气是晴,而利华认为要吸取一年前的教训,在天气预报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开始天气万里无云,金霞给指挥部打电话说天气晴好可以让直升飞机进山进行抢救,此时直升飞机已经开始执行任务,利华发现天气会有变化,她给江镇打电话得知雷雨已经抵达,她发现刚才的南风已经转了北风,雷雨已经不可避免,此时金霞又想再次汇报让直升飞机返航,但是紧急任务要救治伤员,返航就会造成伤员生命危险,她从谚语“西来雷雨不翻山”着手,分析了卧牛岭的特殊地形,并通过一年来的资料,最终做出决定:让飞机改变航线,避开雷雨绕道从东山进山,终于直升飞机改变航线后顺利达到了目的地,完成了抢救伤员的任务。
通过调查和群众经验走出的实践之路,战胜了书本理论,这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虽然不同道路导致不同的结果,但仅仅是分歧,并非是上升到政治斗争的阶级斗争,金霞认为自己思想中有资产阶级错误路线,也是夸大的表现,真正具有现实启示意义的就是利华所说的那句话:“咱们花了那么多日日夜夜研究雷雨,不光要预报它,还要驾驭它、战胜它。”而这不是又回到与天斗、与地斗的朴素思想之中?
《雷雨之前》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37]
思前:《创业》:石油工人一声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