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在地狱阅览室里是有罪的
双十一的前奏已经奏响了,“店庆开门红”推出的“满100减50”看上去还是固有的促销套路,但书目明显比日常时候多,所以在甄选的时候,还是有点应接不暇,除了两本“三全本”、三本“世界学术名著”之外,则是波拉尼奥最新的作品《在地狱阅览室里》、收入“蓝星诗库”的《孙文波的诗》和保罗·利科的《有限与有罪》——只是这是《意志哲学》的第二卷,第一卷似乎不在促销的书目中,也只能等待以后有机会再选购了。
素书 [秦汉]黄石公 著 中华书局 28.00元当当12.70元
《素书》又称《黄石公素书》,相传作者是秦末汉初著名谋略家张良的老师黄石公。关于黄石公的生平,《史记·留侯世家》有一个简单的介绍:“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素书》定乾坤,没有威仪、武功的张良能够成为“王者师”,正是凭黄石公所传的《素书》屡施奇计,帮助刘邦定下汉朝的江山。本书不仅以精炼的格言总结了前人修身、治国的世间智慧,而且从作者生平到传承过程,都充满了浓郁的世外神秘色彩。《素书》为语录体,仅6章,132句,1336字,辞短意深,字字珠玑,它以道、德、仁、义、礼为洞察人性、立身、治国的根本,直至今天,仍不乏启迪作用。
二十四诗品·续诗品 [唐]司空图 [明]袁枚 著 中华书局 29.00元当当13.20元
署名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传统诗艺认知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个四字句的韵语,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形成极具感兴功能的诗意境界和以境悟理的风格研究。明袁枚的《续诗品》,仿《二十四诗品》的形式,补《二十四诗品》所未及的主体修养、审美取尚、创作态度、写作过程、传达手法、流派短长、门户流弊以及去伪存真、扬长避短、学古创新等命题。全书分崇意、精思、博习、相题、选材、用笔、理气、布格、择韵、尚识、振采、结响、取径、知难、葆真、安雅、空行、固存、辨微、澄滓、斋心、矜严、藏拙、神悟、即景、勇改、著我、戒偏、割忍、求友、拔萃、灭迹等三十二则。
孙文波的诗 孙文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66.00元当当30.10元
孙文波,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85年开始诗歌写作,作品收入《中国二十世纪新诗大典》《百年诗选》等多种选本,已出版诗集《地图上的旅行》《给小蓓的俪歌》《孙文波的诗》《与无关有关》《新山水诗》《马峦山望》《洞背夜宴》《长途汽车上的笔记》《洞背集成》等。《孙文波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收入短诗和长诗的代表性作品,包括《玫瑰花香》《后的秋日》《永无止境》《散步》《新山水诗》《灵隐笔记》等,以及重要作品《长途汽车上的笔记》节选。此次修订新增诗人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基本反映出诗人创作的整体样貌。诗人的语言倾向于口语化,形成了一种形式、语言、感情、思想融洽和谐的存在关系,对生活的刻画非常真切,但又饱含一种震撼惊人的观察力和思考性,展现出诗人非凡的诗歌技艺。
自我的超越性 【法】让-保尔·萨特 著 商务印书馆 23.00元当当10.50元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早的著作。萨特在此前出版了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uguit)法律现实理论的文章,另一篇则是在1931年发表在《公牛》杂志上的《真理的传说》,萨特在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自我的超越性》写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萨特在柏林为研究胡塞尔现象学而写的,“‘自我’既不是形式地、也非物质地存在于意识之中:它在世界中,是外在的;它是世界的一种存在,就像他人的‘自我’一样。”萨特以《自我的超越性》开始了通向《存在与虚无》的探索,《存在与虚无》坚持了《自我的超越性》的结论,又完善、深化了它所欠缺的对唯我主义的批判。1935年间,他还写了《想象》和《想象物》,后来在1937年和1938年间完成1934年就构思的《心理》,后来他又从《心理》分离出另一部著作《情绪现象学理论初探》。
裴洞篇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商务印书馆 20.00元当当9.10元
《裴洞篇》是裴洞与苏格拉底的一篇对话,又称《论灵魂》。柏拉图以裴洞的口吻叙述了苏格拉底在狱中临刑服毒以前和学生们的最后一次对话,讨论哲学家如何对待生和死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死亡不过是灵魂从肉体中分离解放出来,得到净化,他试图说服他的同伴相信真正爱智慧的人不应该害怕死亡,因为以正确方式从事哲学的人其实就是在练习赴死,爱智慧的人要尽可能摆脱身体的羁绊而达到灵魂的净化,“灵魂最能思考的时候,是在它摆脱一切干扰,不听,不看,不受痛苦或快乐影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它不顾肉体,尽可能保持独立,尽量避免一切肉体的接触和往来,专心钻研实在的时候。”不过这篇中的回忆说和《枚农篇》的回忆说有所不同,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相”的特征,“相”和众多具体事物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是柏拉图早期相论的一篇重要对话。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 商务印书馆 38.00元当当17.30元
本书收录的是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拱廊研究计划》的几篇完成稿。拱廊研究计划是本雅明对巴黎19世纪城市景观的研究计划,在19世纪与20世纪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浪漫主义的反资本主义者”本雅明接受列宁所说“后阶段”,相信资本主义的末世不远,萌生了通过研究巴黎拱廊这样一个大都市异化景观来研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盛世”的计划,即《巴黎拱廊计划》。用本雅明的说法:现代人的欢乐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不如说在于“后一瞥之恋”,巴黎的拱廊在19世纪被视为现代性的成就和象征,竟然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就被抛弃,成为让人凭吊的“古代性”废墟,拱廊拆毁所引起的失落感,让本雅明敏感地意识到现代性的非永恒特征、变动不居性。在这项研究完成之前本雅明自杀身亡,遗留下来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虽然是一部未完成作品,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其重要性。
在地狱阅览室里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18.00元当当53.80元
《在地狱阅览室里》收录了波拉尼奥1976年至2003年间所撰写的报刊专栏、讲演文稿及其他非虚构作品,以2019年阿尔法拉瓜出版社出版的文集《在风霜雨雪中》为底本,另增补该文集未收录但存在于2004年阿纳格拉玛出版社出版的文集《括号之间》中的篇目,以及短篇小说与随笔合集《令人不堪忍受的高乔人》中的两篇非虚构文稿,力求在一本书中收全现有的全部波拉尼奥非虚构作品。全书分为报刊撰稿、讲座与演讲、读与重读三个部分,所涉话题十分广泛,波拉尼奥在其中细数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作家、作品,也记录现实生活中与朋友的交往、偶尔遇到的趣事和怪事,一两页纸的篇幅就能将这些人、事、物生动呈现在读者眼前。《纽约时报》评论说:“阅读《在地狱阅览室里》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与杰出的波拉尼奥先生一起在开空调的房间里开研讨会,而像是在酒吧里……”
有限与有罪 【法】保罗·利科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98.00元当当44.70元
《意志哲学》运用现象学和象征学的方法,探讨了意志与非意志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罪错性问题,是保罗·利科现象学研究时期的代表作。《意志哲学》原计划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意志的本质、意志的经验、意志的诗学,最终仅完成前两个部分,并以两卷三册进行出版,即《意愿与非意愿:意志哲学(卷一)》《有限与有罪:意志哲学(卷二)》(卷二含《可能犯错的人》《恶的象征》两册)。《《有限与有罪》探讨了亵渎、有罪和恶的起源与内在体验,其中在《可能犯错的人》中,保罗·利科运用现象学方法描述人的存在所具有的“易错性”特征,以及由此导致的意志结构的问题;在《恶的象征》中,保罗·利科运用象征学方法研究恶的可能性如何进展到恶的现实性,也即由易有过错到犯有过错的过程是如何可能的。作者将诗、梦、神话、宗教史料、习俗等圈进思想领地,探讨了亵渎、有罪和恶的起源与内在体验。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