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巴黎人的香烟》:点燃巴黎人的生活
一则香烟广告,1分钟的短片,如果去掉最前面的字幕和背景,去掉最后的说明,实际上广告时间只有33秒,这是戈达尔和米维尔1992年拍摄的一则香烟广告。
广告当然具有商业性特征,它是为消费主义敞开更宽的道路,而一向反对消费主义的戈达尔为什么要接拍这个广告?不妨过度阐述一下。广告成为电影短片,其实加上了一个片头,而在片头的静态画面中,站在那里戴着礼帽的应该就是戈达尔,他似乎正在为拍摄进行指导,一旁就是一台摄像机,工作人员正在听他讲解,而在戈达尔的脚下,是散乱在那里的香烟盒,这个画面后来出现在广告中。这是8秒的片头,一个可能的线索是:戈达尔在指导的时候并没有吸烟,手上似乎也没有拿着香烟,也就是说,喜欢抽烟的戈达尔并没有将自己和香烟融合在一起,香烟在当时的场景中就是一个商品,就是一个被拍摄的对象。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
这是对自我的某种抽离。而在33秒的广告中,香烟出现在几个场景中,一开始是在候车室里,男人拿着一本书阅读,他的手上叼着一只香烟,香烟没有点着,而他似乎想要抽这支烟,当推车经过时,他想要接火,但是推车很快过去了,于是手继续拿着没点着的烟,他继续看他的书。这是镜头切换到另一个场景,地上铺满了香烟盒子,有人赤着脚在地上行走,他一边走一边踢开了香烟盒;再切换的一个场景是,有人在轮滑,他绕过了那些堆放着的更大盒子,而这个轮滑者来到了阅读者身边,然后以跪倒的方式拿出了打火机,一只手靠在那人的腿上,打火机慢慢上移,那人也把香烟叼在嘴里,凑近了打火机……
这是一个点亮的时刻,对于想要抽烟而没有打火机的人来说,这的确是雪中送炭的机会,但似乎这广告的重点转移到了打火机上。但是打火点亮似乎成为了一种双关,既点着了香烟,也点燃了抽烟的欲望,这当然是一种满足。而这个广告体出现的对比性似乎更强调了这种渴求:香烟盒堆满了地上的空间,这是一种复数的存在,但是在没有打火机的情况下,它就是众多也是无用的,也是一种物的呈现;男人手上的烟只有一支,是单数的存在,它即使是唯一,对于吸烟者来说也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当一样为单数的打火机送到眼前,单一变成了全部。这是香烟所具有的欲望呈现,这是吸烟者所渴望的照亮行动,而另一个双关则体现在“巴黎人”的品牌上,香烟是“巴黎人香烟”,男人正在阅读的书,书名也是“巴黎人”,而那个读书的人也是巴黎人:巴黎人打开了“巴黎人”的书,巴黎人抽着“巴黎人”的香烟,香烟点燃了巴黎人的欲望,书点亮了巴黎人的思想——这也许就是“巴黎人”的三重意义。
《巴黎人的香烟》电影截图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