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八阵图

20221231-0.png

·2021 七巧板
·2020 六弦琴
·2019 五线谱
·2018 四边形
·2017 三家邨
·2016 双子座
·2015 一言堂
·2014 零档案

最后一天之后还有最后一天,2022年仿佛被延长了:最后一天是假日的第一天,天气不冷,阳光照射,听流水和鸟鸣的声音,就好像是抒情的一天,但是,在“阳了个阳”阴霾未扫的现实里,送走最后一天又变成了强烈的渴望:让日子尽快流逝,把篇章翻阅过来。

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已经跃跃欲试于画上一个句号,疑问其实早就变成了被书写的历史,经历而成必然,再没有可能逃离的理由,它就在那里,没有选择地在那里,不可躲避地在那里,一页一页,都被翻开,即使在最后一天合拢,上面也一定有着不想回首的裂隙。但是以一种仪式甚至纯粹形式意义上的回顾方式,2022年以数字的梳理成为一个浅显的故事:它只发生,它只经过,它只呈现可以被记载的某个面向,它只是在别处进行着“他说”,关于不可删除的阅读、观影、75面体、180天紧闭以及完整的世界杯

但其实,2022年是重要的,甚至是改变了几年来的低迷,它最初就以一种澎湃式的激情开场。“厚此薄彼的一页”是最具雄心的计划,“看,一本书”终于不再苛求于数量的大幅度跃升,回到可以静心的那一刻:从1672页的《哲学史讲演录》开始,从黑格尔开始——每个月初,都从那些厚实的、巨大的文本开始,仿佛是利维坦的一次次现身,不是带来巨物的恐惧,而是深入其中的沉重感。1月的《哲学史讲演录》之后,是2月的《资本论》、3月的《郁达夫文集》,4月的《说海》……一部分是从原先的书柜里挑出来,拂去灰尘便是新的读物,另一部分则是新购入的图书,拆开书匣,拆开塑膜,翻开便是在场的证明——每月一套,4709页的《郁达夫文集》,4272页的《莎士比亚全集》,3950页的《本草纲目》,“厚文本”就是对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抵抗。

这是形式大于内容的阅读,12套化解为单册便是65册,再加上111本“薄彼”的存在,2022年的阅读数量是176册,阅读的数字呈现完全覆盖了以前的纪录。还有随之而增长的购书数量,除了“厚文本”计划带动很多图书是即买即读,从8月开始每月一次的购书计划调整为每月两次,使得整年的购书量再次突破100册,103册也是创下了近年来购书之最。文本在不断增多,存放的物理空间在不断挤压,横着堆放之后是竖着摞起,竖着摞起之后则又是竖着站立,不同花样的存放只为让每一本书都有呼吸的空间,就像“书生E气”的九品书库网站空间,在对程序进行升级之后,似乎又撑开了全新的天空。

图书的厚文本是可见的,观影的“百人千影”更是一种可见的存在。大卫·里恩、迈克·李、丹尼·博伊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基耶斯洛夫斯基、杨·史云梅耶、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拉斯·冯·提尔、贝拉·塔尔、米克洛什·杨索、卡尔·西奥多·德莱卡、安德烈·祖拉斯基,2022年再次观影完毕了13位导演名家的代表作,甚至是所有可获资源的观影,这也是继去年低迷之后的再次爆发,而在4年47位导演之后,明年就可以将欧洲部分完整终结了,以此开启北美和亚洲部分。13个导演之外,则是再次回到起点的让-吕克·戈达尔:当“一个名叫戈达尔的导演决定去死”,时隔三年后,百人千影又重新进入戈达尔系列:前戈达尔是32部电影,后戈达尔是43部电影,它们组成了戈达尔的75面体,成为“元戈达尔”的一种整体观。以及所有被观影的导演,都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阐述着“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理”,也通过电影向所有人制造现实之外的梦境,“如果一个人在梦中穿过了极乐之地,保留下一朵花作为他经过的证据,醒来时,他发现这朵花还在他手里,能说明什么呢?”

花还在手里,电影还在手里,戈达尔还在手里,语言还在手里:“百人千影”所涉电影达到313部,是历年观影最多的一次,而除此之外,是60部年度电影。但是在2022年逐渐走向末尾的时候,手上的花慢慢枯萎了,手上的电影慢慢沉默了,每年的“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第一次取消,曾经参加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也改成了线上,而“年度电影”最后只能以短片来填充——碎片回来了,形式重现了,局促不安变成了现实,还有什么能逃离不断逼仄的现实,还有怎样的可能建造一个属于阅读和观影的纯粹世界?实际上当6月份被某瓣拉入黑名单,当一个并不敏感的话题成为“罪魁祸首”,180天的禁言终是取消了私人性存在,而将一切都纳入到公共空间里——“核酸”建立了一个悖论世界,谁也无法逃离它带来的舆论场。

于是,世界呈现为最魔幻的现实,即使有限的出行,“未·宿建德江”也成为一种无,当出行被赋予了离开和达到的完整意义,它构成的是“永远在别处”的体验感:一天和另一天,一个城,一条江,一种出发和回归,一部未取出的相机,都留下了屐痕。于是,世界在最魔幻现实主义中一切都变成了虚无的梦:三天三检、政策优化、世界成灰、阳了个阳……转变如此迅捷,跳转如此断裂,还有什么是可触摸的?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当“或。者”最后迎来616篇的年度纪录,内中掺杂着多少“或者”的疑惑,最后一个月甚至就成为了书写的沉沦——在开通5000天、总篇目7000篇的2022年,在推出了“或·志”专题的2022年,记录再次成为残缺,因为现实远离了真实。

但是有一种梦幻,需要在隔离了现实的内部留下激情的影子,那是时间“卡”尺下永恒幻影的世界杯。29天里的白天和黑夜,64场激战后的胜利和失败,172个进球书写的速度和激情,在打“卡”的世界里留下的是一个个经典:这是英格兰刮起的“青春风暴”,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奇未来可期;这是克罗地亚制造的加时赛和点球神话,奔跑的脚下永远有青春的灵动;这是法国97秒的救赎,从地狱回到人间是不放弃的意志;这是卢卡库“四过球门而不入”的尴尬,老去终将是一个无法违逆的规律;还有7:0创造的最大比分,4次点球大战追平的历史纪录,第一位女性主裁判顶起的半边天空……而最后的永恒属于阿根廷,属于梅西,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纵横捭阖中,在“侧目空岩睨秋碧”的英雄归来里,在“喝杀三声掠地来”的华彩乐章中,全世界的目光见证了阿根廷36年后的梦圆时刻,和风晴夜的多哈用烟花璀璨了一代球王的加冕盛典。

“卡塔尔时间”终要关上大门又如何?经典在定格中成为历史又如何?幻影重重的世界从来没有被抹去,黑夜过后是白天,梦境醒来是现实,“阳了个阳”也许只是浮光一现,2022年来过又走过,厚实过又破碎过,记录过又残缺过,因为最后的一天之后一定是第一天。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66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