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4《音魂掠影》:就像听到了上帝的音乐

20231024-0.png

唱作人吉诺·波利说:“他是非常神秘的一个人。”歌手Marino Miranda说他“非常严肃,非常忙碌”,唱作人詹尼·莫兰迪说“我们谈论的可能是个天才”,王家卫说他和不同的导演合作,“他就是一个词典”,昆汀说:“他打开了我的视野。”贝托鲁奇说:“他将是个和散文融合在一起……”他是音乐界的传奇,他赋予声音最美的特质,他是电影界的天才,一生为五百多部电影配乐——他就是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

2020年,91岁的莫里康内病逝,一年后,托纳多雷推出了这部纪录片《音魂掠影》,这是托纳多雷历时5年横跨欧美摄制的一部长达156分钟的纪录片,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莫里康内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对音乐的极致追求。托纳多雷制作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感谢为他的电影《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进行配乐并成就了经典的莫里康内,更是在个人情感之外将莫里康内放在电影史的独特位置进行的缅怀,而片名“音魂掠影”无疑准确表达了莫里康内在电影配乐乃至在音乐界独一无二的地位:“音魂”是把音乐铸进了一个人的灵魂里,它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掠影”则是在电影的广阔世界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它带来了电影配乐的革命,它为电影插上了天使的翅膀,正如一名歌手所说:“听他的音乐,宛如在听上帝的音乐。”

上帝的音乐如何被听见?在被听见之前首先是上帝创造前所未有的音乐,纪录片中的莫里康内就像上帝一般的存在:在钟摆制造的声音中,莫里康内走进房间,然后直接躺在地板上,闭着眼睛聆听着自然之音,更是倾听内心不断响起的声音,他在聆听,他也在创作,沉浸其中的莫里康内完全将世界的一切排除出去,最后只剩下最纯粹的音乐。在和上帝对话,所以他也成为了上帝,但是在成为上帝之前,莫里康内认识音乐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最初梦想成为医生的莫里康内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吹小号的父亲叫来练习,那时的莫里康内似对音乐是外行,更没有感悟到音乐的魅力,他学习小号第一学期只得了三分,父亲于是对他严加管教,终于莫里康内逐渐走进了音乐世界,“小号就是父亲的一生。”之后他成为了乐队一员,之后他拜“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的戈弗雷·佩特拉西为师,他开始听斯特拉文斯基伟大的《诗篇交响曲》,他也开始了自己对赋格曲的研究……

导演: 朱塞佩·托纳多雷
编剧: 朱塞佩·托纳多雷
主演: 恩尼奥·莫里康内 / 昆汀·塔伦蒂诺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约翰·威廉姆斯 / 汉斯·季默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荷兰 / 德国 / 比利时
语言: 英语 /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2021-09-10
片长: 156分钟
又名: 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 / 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 / 配乐大师颜尼欧(台) / The Glance of Music / Lo sguardo della musica / Ennio

逐渐走入音乐的大门,莫里康内表现出了音乐的极高天赋,但是在音乐这条路上,更多的机缘巧合让他发现了音乐和电影之间的结合,1951年的《奥德赛》电影中,莫里康内的小号声成为电影配乐的元素之一;后来他和朋友成立了“新协和即兴创作小组”,开始了技术性声音的探寻,那些撕裂声和刺耳声,成为莫里康内独特的表达;受命拯救当时已经濒临破产的RCA公司,凭借着《罐头》就使得RCA转危为安;1963年他为电影《红河地上的枪战》配乐,这是他配乐的第一部西部片,署上的名字竟然是妻子玛利亚朋友的名字。在电影中发现音乐的可能性,或者将音乐注入到电影世界中,莫里康内选择了一条和传统学院派不同的音乐之路,但是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因为在当时为电影配乐往往被视作不务正业,甚至得罪了他称为“最伟大导师”的戈弗雷·佩特拉西,学院派的音乐器群起攻之——所以他在电影配乐中不敢署上自己的名字,按照莫里康内的说法,“我那时太自卑了。”

自卑是性格使然,但是自卑却在等待机会,自卑更需要一次爆发。1963年底,莫里康内接到一个的电话,打来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筹拍《荒野大镖客》的赛尔乔·莱昂内,也许是莱昂内对他在西部片中的配乐非常赞赏,所以抛出了橄榄枝,而莫里康内发现,他和莱昂内竟然是20多年前的小学同学,于是在同学情谊的促使下,莫里康内答应了电影配乐的邀约,而这一个电话也成为莫里康内事业的转折,更是成为音乐史和电影史的经典。莱昂内带他一起看了黑泽明的《用心棒》,两人便开始将这部东方叙事变成意大利的西部片,1964年《荒野大镖客》完成,正式这部电影的独特配乐成就了电影配乐的不朽经典,鞭子抽响,横笛悠扬,铁砧碰撞,哨声响起,铃声点缀……这一切的声音完全突破了传统配乐的束缚,给电影带来了神奇的体验效果,主演伊斯特伍德认为:“它是如此新颖,莫里康内创造了全新的电影语言……”而莫里康内回顾这一段历史时说“我就想给莱昂内一点颜色看看……”一点颜色变成了另类声音,变成了独特配乐,《荒野大镖客》的配乐也获得了当时的意大利的银缎奖。

《音魂掠影》电影海报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莫里康内也不再对于学院派的“背叛”指责而自卑,他继续为莱昂内的“镖客三部曲”及后来的“往事三部曲”配乐,莫里康内开玩笑说:“莱昂内以前的音乐水准远低于自己的能力,只是自己迫于莱昂内的恶趣味才为他的电影配乐……”同时他也不断拓宽电影配乐的路子,他以“少数音符”的实验性赋予了电影配乐新的生命,他很好地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摇滚、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结合起来,电影配乐不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附属,而成为了电影画面的“复调”,“噪音也是音乐”,莫里康内说,在他看来,“用五线谱作为建筑材料建造自己的圣殿”,莫里康内的女儿的解读是:“他不仅仅是配乐,而是对话,电影也不再是看,而是听……”

帕索里尼、贝托鲁尼、朱塞佩·多纳托雷都找他配乐,帕索里尼认为莫里康内配乐的《大鸟和小鸟》“徘徊在幽默和严肃之间”;贝托鲁奇说:“通过配乐,他创作了一部平行时空的电影。”唯一可能遗憾的是库布里克,当时的库布里克想邀请莫里康内为自己的《发条橙》创作配乐,但是因为那时的莫里康内还“屈服”于莱昂内的“恶趣味”,他正在为《革命往事》配乐,于是错过了库布里克的电影。但是一年为几是部电影配乐,莫里康内也创造了一个记录,更是见证了无数经典电影的诞生,甚至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人们对电影配乐的偏见,尤其是自然噪音与音律符号和谐共处,莫里康内的确开创了一个时代,对此,他的解释是“人类的声音有一种巨大的魔力,因为它们来自我们体内,不需要其它工具。”声音是音乐,噪音是音乐,人类的声音是更为自然的音乐,它们都构成了莫里康内多元、多维的音乐谱系。

自己的嗓音是“破锣音”的莫里康内创造了天籁般的音乐,喜欢国际象棋的莫里康内更是将对音乐的不断追求看成是一种完善自我的战斗,“为什么我会喜欢国际象棋?因为它教会你人生的战斗,忍耐的感觉、优化的意愿,以及对相反事物的抵抗力,他想赢也也会想赢,两个人以非血腥的方式战斗……”莫里康内不断突破音乐的束缚,这是一种战斗,莫里康内给电影配乐以历史性地位,这也是一种战斗,莫里康内不断改写声音叙事的规则,这同样是一种战斗。而当奥斯卡金像奖原创音乐一次次和他擦肩而过,对于莫里康内来说,的确有一种挫败的感觉,但是在另一个意义上也不断激发他的战斗性,终于他接过了伊斯特伍德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莫里康内的两眼湿润了,拿着这个梦寐以求的奖项,他最想感谢的人是一直陪伴他的妻子玛利亚。

认识音乐、发现音乐、创造音乐,莫里康内在音乐之路上建造了一座圣殿,即使当世上已不再有莫里康内,不再有莫里康内新的电影配乐,但是他的一生足够传奇,他的音乐足够留史,“就像听到上帝的音乐”,造物的上帝不朽。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15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