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穷山恶水》:我对死亡感到无聊

“我对判处缓刑,后来和辩护律师的儿子结了婚;审判时基特睡着了,他被判处了死刑……”曾经他们是苦命鸳鸯,曾经他们亡命天涯,但最后却完全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一个缓刑,一个被送上了电刑椅,一个获得自由后结婚,一个却永远失去了生命,是罪的不同导致了法律判决之天壤之别?是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导致了生与死的分界?

结合在一起制造了死亡的“他们”最后以分开的方式走向了不同的命运,作为泰伦斯·马力克的处女作,最后霍丽的独白其实暗示了马力克对电影主题的一种阐述:基特杀了那些人,他当然是杀人犯,最终他被判处死刑,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以说,基特就是一个法律对立面的存在,当他被宣判的时候,也是以“睡着”的方式在对抗着法律;而霍丽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杀人,她甚至在警察追捕基特之前就已经做出了离开他的决定,所以她没有完全站在法律的对立面,她并不是法律需要真正惩罚的人,在法律面前获得“缓刑”的结果就是一种证明,而最后她竟然嫁给了辩护律师的儿子,似乎后面的婚姻生活和法律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是对抗法律最终被法律所宣判的人,一个是不被法律惩罚而和法律建立相关联系的人,这就是基特和霍丽不同走向的真正意义,而法律在泰伦斯·马力克的电影中,并非是狭义的,它代表的是秩序,是规则,是文明,当基特拿出枪第一次杀人,就是他对于秩序、规则和文明从厌恶到反抗采取的极端行为,他为什么会杀人?而且杀死的是霍丽的父亲?基特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他的父母、朋友以及和出生有关的一切,和霍丽完全不同的是,马力克都没有交代,所以他是一个所有和社会有关的背景都被“省略”的人,而他出现的时候,正在干着清运垃圾的工作,不久之后他也被解雇了,没有了工作,他几乎就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
编剧: 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 马丁·辛 / 茜茜·斯派塞克 / 沃伦·奥茨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1973-10-13
片长: 94分钟
又名: 恶土 / 不毛之地 / 疯狂假期

那时他遇到了霍丽,这个比霍丽大十岁的男孩和霍丽在一起,所谓的爱情让他们都找到了快乐,正当基特想要带走霍丽时,遭到了霍丽父亲的反对,而这种反对直接演绎成了对抗。如果之前处于底层的基特对社会采取的是鄙视的态度,那么当霍丽的父亲成为阻力,激发他的是对抗的力量,因为霍丽的父亲代表的正是秩序和规则:父亲不让霍丽和他交往,让她每天在家里练习钢琴;为了惩戒,他把那条陪伴霍丽的小狗杀死了,扔进了水里;基特找到他说霍丽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父亲认为他永远不会有出息。也就是说,在父亲看来,基特就是一个只能生活在底层的人,不配有和霍丽的爱情,不配有命运改变的机会,这样就把基特置于秩序的威权之下,所以在父亲阻拦的时候,基特甚至没有犹豫就掏出了枪,父亲倒地的时候,他也没有惊慌,更没有将受伤的他送到医院,那种冷漠仿佛预示着他对社会的报复真正开始。

他伪造了着火的现场,然后带着霍丽开始浪迹天涯,他们来到了一处森林里,远离社会,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基特对于文明的鄙视而做出的选择,在这里他们拥有河水、树木和大地,他们和动物、植物共生,他们享受阳光,他们拥抱草地,他们生火、跳舞、抓鱼,当然他们还有不被打扰的爱情,可以说,基特完全构建了一种原始生活,只有平等的两个人,没有秩序,没有规则,没有等级。但是这样的原始生活无法存在下去,有人发现了他们,于是警察赶来,而基特在杀死霍丽的父亲之后,开启了疯狂杀人的犯罪生涯,他打死了闯进森林的三个警察,然后逃离;后来他开车去找曾经一起从事清运垃圾的加图,在那片草原上喝酒唱歌,但是加图似乎欺骗他们想要去报警,基特不由分说打死了加图;加图的朋友杰克和女友来找加图,也被基特关进了地下室,并在盖上口子朝里面打了几枪。

基特杀人似乎从不手软,他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朝向他们,就在于所有的人都该死,因为他们是社会秩序的代表:霍丽的父亲认为他不会有出息,所以他代表的是一种等级观;树林里闯进来的是三名治安官或警察,他们当然代表着法律;之后的加图、杰克和他的女友,在基特看来是目击者,而他对霍丽说的是:“要对抗法律,就要消灭所有的目击者。”正因为他们被基特称为“目击者”,这个命名的背后就代表着他们也是法律的一部分。对于基特来说,他想要的生活是不受制约、不被歧视的原始状态,这种状态代表着着“山清水秀”的自然生命,但是在无法逃离秩序、规则、法律和文明的世界里,他只能选择对抗,选择杀人,这便是“穷山恶水”的现实——一方面,“穷山恶水”是“山清水秀”原始状态的对立面,“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小镇街巷的事情最终会在蒙大拿州的穷山恶水上结束。”这就是霍丽对之的定义,另一方面,基特以极端的方式对抗秩序、规则、法律和文明,他也是制造了一个“穷山恶水”的世界。他的“穷山恶水”无法真正抵抗文明世界的“穷山恶水”,所以他被判死刑是在睡着的状态中,他以这最后的态度捍卫着自己的世界。

《穷山恶水》电影海报

基特是反社会、反秩序的,但是马力克的这部电影中真正让人感觉到害怕的不是基特而是霍丽,自始至终她没有直接参与杀人行动,所以她不是杀人者,在法律意义上她也不会被真正惩罚,但是她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基特走向覆灭的过程,却永远是一种冷漠和无聊的态度。在处女作中,马力克用独白的方式展开叙述和抒情,这就奠定了马力克电影的基本模式,当独白只属于霍丽,她就是一个叙述的主体,而基特的杀人过程就是她叙述的客体,这种反秩序、反社会的行动被客体化,霍丽又代表着怎样一种世界观?“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母亲因为肺炎去世,之后10年父亲都没有考虑再娶老婆……”母亲去世,父亲生活在快乐的世界里,后来他们搬到了南达科他州的弗特·杜瑞镇,在这个有限偏僻的小镇开始了新生活,但实际上,对于霍丽来说,孤独一直伴随着她,而15岁的她经历了这些之后,似乎也找不到生活的激情了,当她遇到了基特,她其实是完全将其客观化了,因为她觉得基特很帅,“他很像詹姆斯·迪恩。”她爱上了基特,其实是爱上了那个偶像意义的迪恩,在整个过程中,她都把他当成了迪恩,甚至杀了人之后改名基特也取了“詹姆斯”的名字,而最后被抓捕用飞机遣送回来,霍丽依然说他是詹姆斯·迪恩。

基特是一个他者的存在,霍丽所谓爱情也是一个他者,她的冷漠、她的无聊才是她真正的生活:当基特一枪打中了父亲,霍丽除了一开始打了基特一个耳光之后再没有行动,然后和基特逃离了现场,和自己生活了15年的父亲被人无辜杀死,她竟然如此无动于衷;在基特杀死了治安官,杀死了加图,关住杰克和女友,她也没有惊恐,她还问快要死去的加图,“瓶子里的蜘蛛是不是你捉来的?”她还和杰克的女友友好打招呼;而在闯入豪宅之后,霍丽也是友好地和主人说话,最后告诉基特:“那个聋哑的女仆还没有死……”死亡在她眼前发生,亲人在她面前死去,“我没有一丝羞耻和恐惧,我只是有些无聊。”所以“无聊”成为霍丽的生活常态,在遇到基特之前,她的小镇生活是无聊的;在基特杀人之后,她目睹了不同的杀人方法,依然觉得无聊;当基特再无回头的可能,她对于逃亡的生活也感到无聊,所以离开了基特,走向了警察……孤独是无聊的,死亡是无聊的,杀人是无聊的,逃亡是无聊的,也许除了那个想象的詹姆斯·迪恩,一切都是无聊的。

厌恶生活,反抗秩序,制造杀人的刺激,这是属于基特的“穷山恶水”,而世界可怕的是再没有感情和激情的无聊,无聊于生死,无聊于聚别,无聊于爱恨,这也许才是真正让心灵迷失的“穷山恶水”。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08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