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在榆树下》:灵与肉之死
爱欲回应着本能的激情,艺术逃离着社会的束缚,向上和向下都是悲剧,“爱在榆树下”是一个梦,一个被火车载着通向自然的梦,也是被代表文明的火车碾碎的梦。...
深入一步…《爱在榆树下》詹路易吉·卡尔代罗内写影·1975 -
《与弗里茨·朗一席谈》:“独”眼看电影
两人在问答之间形成了肯定和否定的微妙关系,弗里茨·朗在作答时几乎没有笑容,在驳斥弗里德金的观点时甚至还带着情绪,狭小空间里的对话就变成了正在发生的访谈式电影...
深入一步…《与弗里茨·朗一席谈》威廉·弗莱德金写影·1975纪录片 -
《驳斥所有对电影景观社会的判断,无论褒贬》:电影不再是电影
所谓放弃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批判,批判那些社会的革命者,那些街头的演讲者,以及那些电影的专家们,他们让“电影不再是电影,理论也不再是理论”。...
深入一步…《驳斥所有对电影景观社会的判断:无论褒贬》居伊·德波写影·1975纪录片 -
《星辰时刻》:我准备爆炸成:我
1977年,李斯佩克朵出版了这部小说,不久她便走向了死亡,她是将这种死亡作为《星辰时刻》的注解而告别苦难现实?还是在死亡而出生中真正完成了出生?...
深入一步…《星辰时刻》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
《最后一班有轨电车》:你的肉身托举大地
从苦难到救赎,从肉身到精神,从深渊到高处,从个体到大写者,查克斯完成了关于拉脱维亚、里加的心灵之旅,从第一班电车出发,到最后一班有轨电车“正摸索着回家路”。...
深入一步…《最后一班有轨电车》亚历山大·查克斯 -
《围绕让娜·迪尔曼》:我你他她
“幕后”的故事就如香特尔·阿克曼一年前的电影《我你他她》一样,这是和“她她”有关的对话,更是在“围绕”之中形成了“我你他她”的微妙关系。...
深入一步…《围绕让娜·迪尔曼》萨米·弗雷写影·1975纪录片 -
《马丁·海德格尔:在思想之路上》:影像作为路标
纪录片最鲜活的“在场”就是最后海德格尔在讲完话之后,合上书,然后瞄向了摄影机,海德格尔这个曾被人形容为“狡黠”的目光便成为了最后的言说。...
深入一步…《马丁·海德格尔:在思想之路上》Walter Rüdel纪录片写影·1975 -
《1975年河南省特大洪水》:记录与缺省
纪录片第一部分是客观的分析和记录,是对人的“沉默”,那么第二部分则完全转变了风格,抗灾抢险成为了主要内容,沉默也变成了另一曲颂歌。...
深入一步…《1975年河南省特大洪水》纪录片写影·1975 -
《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山高人为峰
征服世界高峰的确需要集体的力量,在登山过程中不怕牺牲、顽强奋斗、英勇拼搏的精神阐述却需要一个个个体来表达,但是因为把人变成大写的人,个体反而被湮没了。...
深入一步…《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纪录片写影·1975 -
《隐秘的幸福》:女孩是为爱而生的生灵
女人和海水的关系不断被改写,李斯佩克朵最终将“爱”转向了更具本体性的阐述,一切又回到了关于自我的存在,而这也是小说集中终极的指向。...
深入一步…《隐秘的幸福》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
››






















